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最后一条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行动起来,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以强烈的决心和使命担当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任务部署落到实处。
发扬钉钉子中的“钻研”精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思想走偏,政策就难以有效执行,因此必须带着钻研的劲吃透“上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的创新理论,深度剖析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增强改革本领,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做到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信仰、把准政治大局,一以贯之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场不移、方向不偏,通过细化吃透改革政策,精准执行改革举措,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发扬钉钉子中的“坚韧”精神。改革就像钉钉子,认定了就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接着一颗钉,既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拔,也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无惧无畏。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不是喊几句口号、开几场会议、表几次决心,要沉下心来干事,遇到矛盾不“撂挑子”,解决问题不“撒尖儿”,以实招实功谋得改革实效。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重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摒弃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负面思想,坚持将常态化和长效化有效结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确保改革稳步有序推进。
发扬钉钉子中的“突破”精神。“钉”字是指把钉子、楔子打入他物,或是把东西固定、组合起来,而“钉子”是起固定或连接作用的物件。钉子只有自身更加坚硬,才能起到固定的作用,钉钉子要敢于“动真格”“硬碰硬”,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一步一个脚印去突破,不断增强改革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与胆识,勇于向着改革的深水区突进,要积极践行“四下基层”“枫桥经验”等好做法,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对改革这项系统工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更务实的举措、更有力的突破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奋斗。
(什邡市交通运输局 贾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