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蕴涵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与文化教育价值,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红色文化多途径多形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当中。
基于儿童特点,创设丰富的红色文化环境。对于幼儿来说,环境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能对他们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为了使幼儿更好地亲近和了解红色文化,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创设了丰富的、儿童可感知的红色文化环境。通过创设幼儿园红色文化墙或红色文化长廊,宣扬英雄人物事迹,在园所廊道和角落展示军帽、军衣等实物,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营造红色文化氛围,让幼儿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下,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浸润。
开展主题活动,传达红色文化精神内核。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去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开展访红色基地、听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制红色绘本、演红色剧目、跳红色舞蹈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与内涵,将红色基因自然融入孩子们的血脉。
坚持家园联动,发扬与传承红色文化。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围绕“我身边的英雄”这一主题,展开亲子调查和记录。孩子们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网上查阅文字资料、观看视频、阅读绘本等方式,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成都出现的英雄。这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也激发了他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幼儿园还不定期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孩子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分享红色故事或革命年代的生活,不仅结合家长资源优势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将红色文化带到了家庭,引发家长们对红色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关注。
(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 甘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