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凉山实践的起步之年。
这一年,凉山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稳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各项事业取得扎实新成效。
这一年,凉山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统筹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面推进“三大强州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61.11亿元,经济增速保持全省前列。
这一年,全州组织工作坚定贯彻党中央、省委、州委部署要求,坚持高举旗帜、选贤任能、固本强基、育才聚才,突出政治统领、鲜明导向、优化作风、争创一流,全州省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组团式”帮扶工作多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一致率居全省第一方阵,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在全省同类地区中位列第一……用实干实绩交出了新时代组织工作的合格答卷。
突出政治统领 持续凝心铸魂
信仰的旗帜高高飘扬,思想的光芒熠熠生辉。全州组织系统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度融入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三力”。
高标准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担负起“牵头抓”和“带头做”的双重责任,研究制定“1+1+7”工作方案体系和“7+3”专项整治方案,全州县处级以上单位同步举办读书班120个,集中学习研讨702次、讲专题党课1100余场,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确定调研课题242个,解决制约发展问题短板972个,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安全领域、城市老旧小区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州干部作风、安全工作机制得到有效重塑,广大党员群众对主题教育总体评价“好”占99.91%。
高站位抓紧抓牢政治建设。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系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省州委历次全会精神的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筹备召开全州组织工作会议,举办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备课研讨会”。督促各级领导班子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和请示报告制度,为1300余名州管领导干部建立政治素质档案。“党群同心·感恩奋进”基层党课擂台赛取得热烈反响,入选全省党员教育创新案例。
高质量做深做实理论武装。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严格落实首课机制,推动学习跟进及时、认识跟进到位、行动跟进坚决,累计培训领导干部4200余人次,培训基层党员21.7万余名。全州基层党员重点培训班创新开展“述学评学”示范课6000余场次,做法入选全省党员教育创新案例。建立“彝州学堂”网络微党校,在昭觉县三河村等新时代红色资源打造42个现场教学点。持续深化县级党校分类改革,高效推进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凉山彝海结盟分院建设,开发精品课、专题课等特色课程37门。
突出事业为上 锻造中坚力量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首在用人。全州组织系统坚决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抓在经常、管在日常、功在平常,持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不断健全“五大体系”,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激励干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振兴。
鲜明用人导向建强班子队伍。鲜明“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导向,提拔重用一线担当作为县级干部110人、晋升职级246人。围绕推动州委重大战略部署落地生根,全覆盖开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推动班子分类定级管理,做好干部精准“画像”。有效发挥职级制度激励作用,研究制定《凉山州州管干部职级晋升内部把握原则》《凉山州公务员职级晋升负面清单(试行)》,全州累计晋升3743名公务员(参公)。
着眼后继有人培养年轻干部。结合凉山实际,及时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年轻干部红色薪火工程“六大行动”服务保障“三大强州战略”的实施意见》,建立优秀年轻干部“蓄水池”12个、875名优秀干部纳入管理,有序推动州县法检两院常务副职配备。选派124名年轻干部到中央单位、沿海地区、省直部门、省内发达地区和州内重点工作主战场挂职锤炼。聚焦源头建设,招录公务员1080人,含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56人。
围绕本领高强抓实培训提能。举办州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专题研讨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班等40余期,培训3100余人次;全州举办各类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420余期,培训各级各类领导干部3.3万余人次;围绕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班20余期,培训1200余人次;举办“凉山干部大讲堂”网络培训班9期,培训8万余人次。全州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
突出严管厚爱激励敢为善为。深入开展全州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拼闯干”精气神提振不足、干部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专项整治和重点领域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整治工作。制发《凉山州强化重大目标考核结果运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推动“人事同考”,着力解决干部“庸懒散浮拖”问题。坚持抓早抓小,常态化开展提醒函询诫勉,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选树第七届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1个,记一等功公务员10名、一等功公务员集体2个。
突出大抓基层 增强两个功能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全州组织系统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聚焦农村和城市“两大阵地”、传统和新兴“两大领域”、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两大作用”,坚定不移抓基层打基础、抓创新树品牌、防风险守底线,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排查整顿26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5452名,向1959名老党员发放“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持续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4318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深入实施“头雁培养计划”,建账管理优秀农民工6.7万余名。注重树立模范典型,省州县三级累计选树264名“担当作为好支书”。招录社区专职工作者489名,持续压实机关党建“三级五岗”责任,实现264家国有企业党建入章,753所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全面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扎实推动“两个覆盖”提质增效行动,新增两新组织1067个,新建行业党委48个、两新组织党组织85个,发展党员276名。开展“新火凝聚”行动,培育党建品牌26个,创建“双强六好”党组织43个。州县两级统筹投入资金370余万元,联动推进“工哩啦”石榴籽爱心示范驿站建设。将1267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纳入组织管理,解决货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困难诉求477个。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设17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成州级农村党建综合示范带,积极推进彝海村、田坝村、皎平渡村等6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协调27个部门明确土地、金融、人才等15条措施,村集体经济收益不断提升。深化“两新联万村·党建助振兴”行动,实施合作项目180个,实现经济效益3200余万元。强力推进10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完成4825名驻村帮扶干部、省内结对帮扶干部、赴宁波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干部集中轮换,“后评估”省考国检实现八连好。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全州18.82万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中有10.41万人务工就业,实现收入25.52亿元,人均2.45万元。实施自发搬迁基层治理巩固提升行动,调整优化流动党组织和100户以上聚居区党小组13个,全面完成聚居区联村编组工作,实现党组织覆盖率100%。实施水电移民安置点基础保障提升行动,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站)48个,成立移民党支部31个,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29个。深化“双报到、双评价”志愿服务活动,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4万余件。制发老旧小区补短提质工作方案,26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工。
突出引领发展 创优人才生态
人才兴则发展兴,人才强则发展强。全州组织系统鲜明人才引领发展导向,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做实做好引育留用文章,推动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加快成势,人才“第一资源”活力充分迸发。
坚持党管人才,构建联动格局。州委常委会全年3次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将“人才入乡服务行动”作为州委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九大重点行动之一,州级领导带头掌握联系专家人才84名。对县(市)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并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和基层党建述职内容,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坚持精准引才,推动集聚成势。围绕做好资源能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出台《关于打造“两区三地一粮仓”特色优势产业人才集聚地的实施方案》。制定《促进全州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5家,聘用外国专家14人。出台《凉山州科技创新奖励办法》,面向全州评选奖励科技创新成果60项,选聘首批科技副总15名,累计服务企业产值超10亿元。
坚持系统育才,拓宽培养平台。印发《凉山州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重点项目2023年工作计划》,选派200余名教师开展支教交流,遴选238名专业技术骨干赴浙江宁波、省内对口帮扶地跟班学习、顶岗培养。扎实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帮扶团队重塑人事管理、绩效分配等规章制度223项,探索推广医疗新技术260项、新项目246个,引进农业数字化等新技术110项。积极开展“人才五进”、“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下乡万里行”等,开展服务活动1260余场、培训各类人才8万余人次。
坚持用情留才,营造良好生态。州委将州本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增加至每年3000万元,下达185个州级科技项目、资金2525万元,提升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和租房提取额度,为帮扶干部人才制发835张“凉山感恩卡”。对首次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最高3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成功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100万元/年的科技创新券资金给予扶持。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州组织部长会议将2023年确定为全州组织系统“作风建设年”,聚焦抓学习、提能力、转作风、强担当,围绕大局意识、担当精神、初心使命、工作效率、整体合力、遵规守纪、解放思想等7个方面检视问题、逗硬整改、建章立制,切实推动全州组工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推动,进一步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开创了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2024年,全州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对四川及凉山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对标省委争当“四个排头兵”、州委做“四个标杆示范”要求,以更高标准、更实作风,接续奋斗、实干笃行,在奋力建设具有凉山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强州中展现更大作为。(供稿单位/中共凉山州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