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东华街道紧紧围绕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区建设,聚焦解决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重点在组织建设、示范带动、治理单元、队伍管理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以基层治理创新满足群众所思所盼,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东华样板”。
深化组织建设,构建治理“大格局”。一是在优化组织体系中提升领导力。立足辖区商圈人口集聚、资源业态丰富的实际,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街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进一步筑牢上下贯通、左右联动、高效严密的城市基层组织体系。二是规范组织管理中提升凝聚力。持续调整优化社区下属党组织设置,结合小区党支部情况,拆分大型小区党支部4个,增设学府花园、帝景华廷小区党总支2个,指导菩提苑、太谷悦城新入住小区新建党支部,高质量完成27个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同步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三是在构建多元共治中提升向心力。建立区域化党建联盟,加快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目标同向的治理新格局,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农商银行、文旅集团4家企业签订共建协议,通过组织联动、资源联用、服务联推,建设地企区域党建、优势互补、产业发展共同体。
强化示范带动,激活治理“新动能”。一是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深化小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三方共治格局,推广学府花园小区治理经验;丰富“133”新源路街区特色党建示范街服务内涵,优化金汇社区“睦邻党建”工作模式,持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质效;发挥“双报到”党员优势,开展“邻里小组”小区治理新模式,在帝景华廷、金海世纪城、金碧天下等6个小区推广“平急结合”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二是持续提升党建品牌影响力。聚焦新、老城区社区工作重点差异,持续优化社区党建品牌,以民建社区“行走的党课”、龙珠社区“灯塔领航”、金汇社区“惠邻聚里”、新源路社区“党建红+公安蓝”、文华社区“学府四会”等为载体,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法律维权、安全教育等各类便民服务,丰富社区党建品牌内涵。三是持续提升项目资源整合力。突出项目链接资源作用,推动金汇社区“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新源路社区“红色管家”让幸福升级项目入选2023年东区基层党建“揭榜领题”重点项目;指导阳城社区以建设共同富裕基本单元为题,实施“共富阳城·共赴幸福”共富工坊项目;结合文华社区“慈善友邻”项目,探索“党建+慈善”点亮“健康+共富”美好生活新模式。截至目前,通过项目链接各级各类资金120余万元,共建服务阵地800余平方米。
优化治理单元,打通治理“关键点”。一是强化阵地建设。集合社区、企业、居民多方力量,盘活架空层、结构转换层等闲置资源,推进民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源路社区天悦湾小区党群活动室新建工作,升级改造帝景华廷小区等党员活动室配备,提升“攀小东之家”“长者餐厅”等阵地“微服务”,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米”。二是完善基本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三重一大”等制度,坚持“一月一交流、一季度一检查”调研指导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工作,调动驻地单位的资源和党员群众力量,推选62名邻里小组长参与小区治理,定期研判解决老旧小区改造、业委会成立等重难点问题,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基层治理有力有效。三是抓实为民服务。始终抓住服务群众这个根本,以实际举措暖民心、护民心、赢民心。以居民需求为服务导向,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清单式”服务模式,办好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便捷出行等民生实事40余件。
细化队伍管理,实现治理“零距离”。抓规范。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规范社区议事决策程序,强化人员日常管理;对所辖7个社区开展届中分析调研,全面掌握现行班子运行情况,启动优化调整工作,确保各社区班子整体机构合理、运行良好。建队伍。推动成立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纠纷调解等6类以党员志愿者为核心,居民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锻造党建引领志愿服务链条,积极引导社区居民自治,助推志愿服务全面融入基层治理。强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党性教育、业务知识等学习培训,开展集中培训10余场次;用好“社区名师工作室”,搭建引领帮教、经验交流、学习提能新平台,组织28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到“名师工作室”跟班学习,增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供稿单位:中共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