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2023年9月下/第18期
应是人间惊鸿客——走进薛涛纪念馆
2023-09-21 15:28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图/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王瑾 张磊

薛涛雕像

一座楼的传奇故事,离不开一个人的诗意年华。

成都东门外,锦江江畔,坐落着一座以竹为主题的公园——望江楼公园。从明代开始,公园以薛涛井为发端,逐渐成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名胜之地。今年初,望江楼公园在摸清文物情况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展陈,对公园文物区进行了全方位的提档升级。在成都大运会期间,公园文物区作为城市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来自全世界的游客。

望江楼公园

9月6日,在望江楼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沿着红墙青瓦的“枇杷门巷”一路向前,走进薛涛纪念馆,窥见了“万里桥边女校书”薛涛传奇不凡的一生。

薛涛井

薛涛笺

薛涛纪念馆一角

薛涛一生作诗500余首,留存至今的有92首,数量为中国古代女诗人之冠。诗中见人,以人见城,薛涛的经历折射出时代的不凡。纪念馆的第一个篇章“锦城丝管日纷纷”,详细介绍了成都作为西南重镇,繁华旖旎、开放包容、多元融汇,汇聚众多文人名士,因而有“自古诗人例到蜀”的人文盛况。

西蜀的山水钟灵、文脉绵长,哺育了薛涛这位才情轶荡的“人间惊鸿客”。在“吟啸人生”“校书生涯”等篇章,纪念馆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漆画等,将她的故事娓娓道来——

薛涛的经历颇为传奇,她少年丧父,家道中落,以乐籍被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引入幕府,以才华立身其间,深受上司与同事的器重。唐贞元至大和年间,薛涛历任11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皆以诗受知,出入幕府。

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她的诗风灵活多变,既有“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这样富含温柔委婉之女性柔情的诗词,亦有“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这样显露雄浑豪迈气概的诗词。薛涛一生爱竹,作《竹离亭》《酬人雨后玩竹》等诗篇,以竹自况,咏竹言志。凭借诗才与努力,薛涛蜚声中唐,据载“使车每届蜀,求见涛者甚众”。

不仅如此,薛涛写的公文亦文采斐然,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因此被奏请授“校书郎”衔。“校书郎”一职负责掌校典籍,订正讹误。虽然官阶很低,但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此前还从未有女子担任过“校书郎”,同时代的诗人以“扫眉才子”“管领春风”盛赞其过人才华。

唐宋时期的浣花溪,溪水清冽,适宜造纸,临近河流水运发达,浣花溪一带因此成为成都的造纸中心。“芙蓉华笺”篇章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薛涛汲浣花溪水,以木芙蓉皮为原料造纸,以海棠花为染料,制成色彩鲜艳、精巧雅致的“薛涛笺”,文人雅士争相使用,一时锦城纸贵。

晚年的薛涛移居城内,于碧鸡坊筑吟诗楼,与师友唱和相酬。唐大和六年(832年)逝世,归葬锦江之滨。

少小展露诗才、少年身入乐籍、受召入幕府、两度受罚赴边、浣花溪旁造纸制笺,晚岁筑吟诗楼,暮年登筹边楼赋诗……薛涛一生几经磨难,但她正如“苍苍劲节奇”的竹子一般,以才华在多舛的命运中走出了一条独立而有尊严的道路。在她的人生诗篇中,创作、议政、艺术等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代女性的精神美、智慧美和人格美尽显。自薛涛后,“蜀中女子以才为荣”,薛涛所成就的不仅是她个人,也是蜀中女子精神世界的时代映照。

漫步公园,薛涛井、浣笺亭、濯锦楼等承载着对薛涛追思的古建筑也焕新归来,五云仙馆现为数字体验馆,展现大唐盛世下生活在锦官城内人们的幸福生活;在浣笺亭,“蜀地纸业”“薛涛制笺”“丽笺传承”“笺彩飞扬”四个单元的展陈讲述了“薛涛笺”的由来……综合运用实物陈列、图文阐释、艺术化场景布置、多媒体互动等布展方式,一系列古建筑的展陈以多维度阐释薛涛传奇人生、成都城市文化的独特个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千年以来,薛涛引领的文化风尚在成都的影响已超出诗歌、制笺的范畴,融入城市生活的每个细节。“薛涛笺”的嫣红浸染出不一样的唐风诗韵,留香于街巷之间的“薛涛酒”成了成都历史记忆中薛涛文化的不同侧面,而承载着记忆的望江楼古建筑群,则在临江的婆娑竹影间继续书写着城市文风鼎盛的锦绣华章,让诗意成都的绵远文脉代代相承。(责编/陈文娟)

编辑:黄敏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