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2023年7月下/第14期
探主体 “土地管家”让农民种地不下田
2023-07-24 14:57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冯雅可


7月的崇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在绿浪翻滚的稻田间,操控着植保无人机撒药防虫;同一时间,以种植晚熟柑橘闻名的蒲江县,农业企业科研人员正在对果树进行防晒养护……尽管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良田丰收、果实满枝。

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解决“谁来服务”的问题是关键。近年来,成都市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原则,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专业户等多元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效能。

截至2022年底,成都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3471个,年生产托管服务面积358.7万亩次,服务营收9.1亿元,服务小农户54.7万户。

合作社“包干服务” 农民当“跷脚老板”

7月5日,崇州市白头镇高笕村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内,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飞防”作业,一道道“药雾”从天而降,均匀撒向稻田。不到十分钟,便已喷洒十余亩稻田,这是过去人工一整天的工作量。

“正值水稻长穗期,及时喷药干预,能有效除草防虫防病,保障粮食安全。”崇州市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波告诉记者,传统水稻植保费时费料费人工,如今农户只需向合作社缴纳每亩10元的服务费,便有植保无人机作业,不但效率提高,施药也更精准。

李波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13年,见证了从人工到机械再到植保无人机等作业方式的变迁,以及农户观念的转变。“以前为了让农户接受服务,我们先免费干活,让他们看到成效才收费。如今,很多农户都主动找我们为他们服务。”

每亩80元耕地费、每亩70元插秧费……越来越多农户愿意接受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合作社也日益发展壮大,拥有旋耕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农机30余台,持证上岗技术人员10人,散工25人。

“崇州、大邑很多农户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李波介绍,农户缴纳远低于过去成本的服务费后,就可以当“跷脚老板”,耕田、播种、施肥、插秧、除草、收割等田里的一切事务都由合作社处理。目前,合作社已在30余家农户、2.5万余亩农田开展服务。

技术人员操控植保无人机为稻田撒药防虫。图 / 廉钢

“通过科学规范的托管服务,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也提高了农户种粮收益。”崇州市农经站站长杨莹表示,当地通过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方式,对各类服务组织进行培育,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典型,入选首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省级重点服务组织。

企业“老大哥”领路 服务组织携手壮大

走进蒲江县寿安街道南锋村生态柑橘园,绿树葱茏间,青涩的果实正在孕育,果农王亚辉查看着柑橘长势,在四川省卫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农科技”)科研人员指导下对果树进行防晒养护。

“过去,老百姓的种植水平较低,也存在一些销售误区;如今,全村种植和销售水平明显提高,销售额从每亩1万元左右增加到1.5万元左右。”南锋村党委书记黄泽利介绍,卫农科技入驻南锋村后,开展了种植培训、技术指导、销售管理等服务,成效明显。

更让人振奋的是,以卫农科技为后盾,南锋村党委动员农户以土地入股,成立了蒲江县南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托管服务,有效助推集体经济发展。2022年,南锋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约3.5万元。

不仅服务农户,也培训服务组织,作为首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省级重点服务组织,卫农科技打造上百人的专业农技服务团队,以技带农、以技助农。

“虽然公司是以病虫生物防治技术研发起步,但随着粮食安全成为国家战略,我们也会投入更多精力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卫农科技总经理艾攀介绍,公司已经连续三年,每年服务面积超过200万亩次。在政府支持下,卫农科技还牵头成立了四川省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盟,联合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服务主体,探索形成了“服务主体联盟+农户”模式,多形式参与社会化服务。

“多元化”培育组织 开拓广阔市场

从原本被服务的对象,变为服务主体,南锋村的成功转型正是成都市多形式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写照。

在成都,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正蓬勃发展。

简阳市创新开展“村村联合、产业连片、股份连心、责任连体、利益连户”合作模式,由平武镇尤安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牵头,与周边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六联共兴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发展“1个农业发展公司+N个服务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2022年,通过土地入股农户达8553户,入股土地面积6.8万余亩,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5万亩,人均收入近1.5万元。

新都区先农家庭农场,通过强化科研投入提升农业质效,在农业绿色化、产业生态化、效益综合化方面开创“先农道路”,发展粮食种植、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2022年产粮3500吨,社会化服务面积2.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发展成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的联合发展典型。

“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广阔,需要更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成都市农经站经管科负责人田鑫介绍,成都正加快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农民合作社;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居间”优势,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动引导小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培育一批可提供有效稳定服务、与小农户联系紧密的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型社会化服务主体;引导各类服务组织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开展合作,培育一批服务联合体和服务联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下一步,成都市将加快推进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积极参与体系建设,通过体系规范化运行促进服务组织发展壮大。(责编/余娜)

编辑:丁志鸿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