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力 李悦越 吕敏 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陈文娟
德阳市旌阳区旌阳街道华山南路社区“老兵讲堂”给居民宣讲红色革命故事,引导居民共同参与治理。图/梁一文
德阳市旌阳区旌阳街道位于市中心老城区,老旧小区多、社区经济弱、治理难度高。近年来,该街道坚持以“民之所向”“民之所盼”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党建引领,深入推进联建共建,激活“红色引擎”,打通治理“经脉”,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绘就居民幸福生活“同心圆”。
走出“共约”治理新路
4月13日,旌阳街道华山南路社区,刚刚跑完运输的司机来到社区“货车司机之家”短暂休息,快递公司人员忙碌有序地整理快件,小区院坝里居民三五成群赏花聊天……
这样和谐生动的社区场景图,是经过艰难探索绘就的。“我们通过构建‘社区党委+企业单位+小区党支部+党员经营示范户’多维互动的党建工作体系,统筹资源搭建平台,聚合力量‘共约’治理,共同解决治理难点、痛点。”华山南路社区党委书记廖德春告诉记者。
居民构成复杂、基础设施不足、治安隐患较多,华山南路社区是一个城乡接合部社区,容纳了一万多名居民。如何破解治理难题、做好服务工作一度是廖德春最头疼的事。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反复思考,社区决定依托共驻共建单位多的优势,以建强小区、企业功能型党小组为抓手,整合党建联建资源,常态化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引导商户、居民共同参与治理。
“现在小区功能型联合党支部建立后,可以就近参加学习活动,小区商量事也有阵地了。”75岁的社区居民、“老兵讲堂”党小组成员胡再乾说,“我们很乐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宣讲红色革命故事,激励居民。”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胡再乾的带动下,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位于华山南路社区的现代货运物流集散中心,入驻了物流企业29家,有货车司机400余名,做好这一群体的安全管理服务是社区重点工作之一。廖德春介绍:“我们通过建立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协调工会组织资源建设‘货车司机之家’,配置娱乐、健身、休闲解压、教育培训等7个功能区,为货车司机提供了安全‘歇脚地’。”
如今,感受到社区温暖的货车司机们,也积极加入货车司机志愿者队伍,通过参加环境整治和交通安全宣讲来回馈社区。
“拆墙并院”打造品质小区
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米市坝社区原旌阳区粮食局宿舍和疾控中心宿舍,房屋老旧、地下管网损坏严重、环境“脏乱差”、停车难,居民之间矛盾频发。
“陈书记,我们三天两头为争停车位吵架,帮我们想想解决办法嘛。”频繁收到小区居民的反映,米市坝社区党委书记陈辉决心找到解决办法。2022年,在对这两个仅一墙之隔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时,陈辉有了“拆墙并院”的想法,“小”小区变“大”小区可以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资源共享,打通有人管、自己管、规范管的小区自治内循环。
想法有了,如何实施?
“现在车位本来就紧张,合并后说不定更紧张”“我们小区环境比他们的好,合并了会不会影响我们小区呢”……对于合并,居民意见不一,工作陷入僵局。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成为破局的关键。社区依托两个小区的党员骨干发动热心居民,一同为居民“答疑解惑”,详细解读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合并利弊等。最后,居民一致同意保留原有建筑肌理制定改造方案,拆除围墙,原旌阳区粮食局宿舍和疾控中心宿舍合并为城馨家园。
在改造过程中,社区的党员骨干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施工方给的设计图,大家快来看看!”老党员卢依珍是居民眼中的热心“卢孃”,她总会耐心详细地给大家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而居民有什么意见也会向她反映。在城馨家园,像“卢孃”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他们的积极参与让小区改造更合居民“口味”。
新增绿化组团景观5个、健身场所3处、停车位126个、配套建设文化活动室……居民的诉求从“规划图”变为和美宜居的“实景图”。“现在小区真漂亮,我们有了活动场所,小区里汽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也没有了,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好。”小区居民姜忠富大爷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家转居”转出满满幸福感
“张主任,小区里那棵皂荚树看起来好危险,是不是让物业修整一下?”一大早,平安社区平顺苑小区居民刘阿姨就来到业委会办公室反映情况。
小区业委会主任张银富立即带队到现场察看,发现皂荚树根部的围台出现了裂缝。初步商定修缮方案后,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成员入户征求居民意见,随后居民议事会根据意见拟定修缮方案,业主代表大会集体表决,由业委会、物业公司多方比价招标施工单位,共同出资对围台进行维修、加固、翻新。不到一周,隐患就被排除了。
“家转居”后,小区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解决得越来越快了。
“家转居,即从企业家委会管理转为社区居委会管理。”平安社区党委书记黄从英告诉记者,平顺苑小区由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103生活区演变而来,“家转居”前,居民由该公司“家委会”提供管理服务,大家参与小区治理的意识淡薄。
小区“家转居”后,如何做好小区治理工作是黄从英一直思考的问题。“做好服务是关键,把党组织的‘堡垒’建好是切入口。”黄从英介绍,2018年7月,小区成立了党支部,选举威信高、责任心强的老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由小区党支部负责业委会、居民议事会选举和物业公司选聘,组建志愿者队伍、协调引入社会资源,宣传、发动和引导居民业主共同参与小区治理服务。组建治安、环保等各类志愿者队伍7支,引入德阳诚信公证处、万盛园林等18家单位、企业入驻,形成了小区治理新格局。
为了让党支部、业委会、议事会、物管公司、志愿者队伍发挥作用,小区创新治理机制,激发治理活力。“首先在征求居民意见后,利用一处凉亭建设小区‘议事亭’,让协商议事有‘地盘’;其次建立诉求征集、议事协商、监督管理、履约担责、志愿服务‘五项议事清单’;最后在解决居民诉求和涉及利益事项上,推行初议、复议、陈述、辩论、表决、结论‘六部曲’工作法,让居民事‘自己做主、自己说了算’。”黄从英说,当初问题频发的小区变得越来越好,业主们参与小区、社区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责编/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