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2024年3月下/第6期
一个村庄的十年
2024-03-21 18:2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陈贤凤  蒋筱青

青龙场村举办“油菜花·七里夺标”民俗活动。供图/芦山组

3月5日,春和景明,万物昭苏。追赶着春光,记者一行从成都一路向西南而行,来到雅安市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

灾后重建转眼十年,一步步摸索发展,青龙场村的“蝶变”,被一道一道刻画在青山绿水间。这个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5000余人的村庄,如何在十年时间里涅槃重生,进而走向振兴?记者走进它、倾听它,探寻“答案”。

“以前最怕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

从纱帽山俯瞰青龙场村,只见绿水青山环绕,古朴民居整齐排列,门内有“美丽庭院”,门外有“锦绣田园”。但在青龙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刚看来,这还不够,“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王刚,2020年担任青龙场村党委书记,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说话办事一向干脆利落。平日里,在村里的院坝头,摆上几条板凳、几张桌子,就是他与村民共话发展的“会议室”。

“以前最怕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现在,在党组织带领下,村民齐心协力,干劲很足。”王刚指着青龙场村的感恩广场说,“上面的五个鲜红大字——永远跟党走,代表着党员群众的共同心声。”

从担心说话没人听,到齐心协力往前奔,王刚深知这是几任党组织书记“接力”的成果。

2013年,“4·20”芦山地震,青龙场村处于震中位置,基础设施严重毁坏,民房民居全部受损。王刚当时是村上的民兵连长,他回忆,地震发生后,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泽兵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发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搜救、转运等工作。

短短几天时间,青龙场村就建起集中安置点,建成震中最大文化活动、便民服务棚区。王刚感叹:“会议很短、行动很快,村民们真正感受到了‘主心骨’的力量。”

在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青龙场村在废墟上“重生”。但有了新居新貌后,村党组织如何当好强村富民的“火车头”?

2020年换届以来,青龙场村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保证党组织的领导不断加强,王刚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谁说农村就只能挖田种地?”王刚介绍,以前青龙场村村民从事传统农业,现在村上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大力发展一三产业。

“我们采取‘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对农户生产的龙门花生、鲜蛋、甜茶等农产品进行集中采购包装、品牌营销,让农户手中卖不上价的‘土产品’变成增收致富的‘金疙瘩’。”王刚介绍。

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壮大,2022年,青龙场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46万元,2023年更是突破了200万元,村上按程序提取47万元用于成员分红、基础设施改善和公益事业。“现在村上‘腰包’鼓了,给群众办事也有底气了。”王刚笑着说。

为更好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青龙场村还在不断探索。村上创新建立“周五课堂”学习提能机制,村干部每周五抽出一个多小时集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重要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以及农业产业、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青龙场村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芦山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马行空介绍,芦山县还将持续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推动党的组织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振兴的动能。

“还是那片山和地,日子却越过越红火”

3月,春暖花开,青龙场村百余亩油菜花田犹如给大地铺上金黄色的地毯。放眼望去,片片花田在峡谷、山坡、丘陵中铺展开来,与青翠山林、蔚蓝天空、重建新村融为一体,美不胜收。

青龙场村集体经济产业。供图/芦山组

眼前的景色虽美,青龙场村上下场口组村民骆大芬却无暇欣赏——她正忙着招待慕名而来的游客。骆大芬告诉记者,开春后,还没等油菜花开,陆陆续续就有游客前来踏青游玩。

骆大芬很有眼光。2014年,柏油路铺到家门口,特色民居刚重建好,她就开了农家乐——龙门山庄。用村民的话来说,她就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在此之前,青龙场村是典型的农业种植村,村民都是在“土里刨食”,以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所以起初,村里很多人都不看好骆大芬。但骆大芬有信心,坚信党委政府给村子绘制的产村相融、产景一体,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有奔头。

按照产业蓝图,青龙场村定下“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就是从“规模化”入手,发展土特产业,让“沉睡”的土地生“金”长“银”。

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产业之路也非一帆风顺。村民对土地的“执念”,让青龙场村碰到了产业发展路上第一个“钉子”。

“村民心里迈不过‘土地就是命根子’这个坎儿,觉得土地流转出去心里不踏实。”王刚介绍,刚开始,当村“两委”提出,通过出租、入股、转包等方式把土地流转出去,进行规模化种植时,村民大多持反对意见。

“规模零散、单家独户式的种植,难以让村里的土地资源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不足以让当地农业成‘气候’。”王刚回忆,村“两委”一次次上门做工作,把产业设想和成效掰开揉碎了去说服村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化零为整”整合土地、引进龙头企业示范种植……没两年,青龙场村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连片发展起以龙门花生、大棚蔬菜、黄枙子、葡萄、高山生态茶叶等为主的特色农业。

要让“沉睡”的土地资源逐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既要念好“土”字诀,还要打好“特”字牌。在推进全村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青龙场村同步迈出第二步,以品牌化促提升,对本地农特产品进行集中采购、包装、产销,逐步打响以龙门花生、猕猴桃、高山有机茶为主的“龙门三宝”农特产品知名度。

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让青龙场村的“名片”跟着发生了变化: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摘果,游客也慕名而来。

“人来得多了,各种发展机会自然就来了,最终受惠的是村民。”王刚直言,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村里开民宿、农家乐、餐馆的村民越来越多,“现在村里吃‘旅游饭’、挣‘旅游钱’的有98家。”

花果经济虽如火如荼,但可替代性、季节性强,如何更好留住游客,带动村民致富?在各级党委指导下,青龙场村开始做活“山水”文章,产业开始提级,迎来真正转机。

“好生态是青龙场村的资源。”马行空介绍,龙门古镇是地震后重建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小镇,青龙场村地处龙门古镇核心区域,域内有优质山水和龙门溶洞等自然资源,“随着龙兴之野·河谷印象田园项目、鱼跃龙门智慧水产养殖示范区等农文旅项目建成落地,吃、住、玩、购各个方面都让游客满意的青龙场村,逐渐走上‘农旅结合、镇村一体、产村相融’的产业发展之路。”

“以前‘土里刨食’要‘靠天吃饭’,一旦遇到风不调雨不顺,一年辛劳全都泡了汤。农家乐刚开办,年收入大概在30万元,新冠疫情发生前,年收入300多万元,今年有望更好。”十年间,骆大芬的龙门山庄规模越做越大,现已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农家乐。

从“靠天吃饭”到吃上“旅游饭”,村民有个共同的感受:“还是那片山和地,日子却越过越红火。”

“村里最大变化是啥?当然是人!”

走进青龙场村,令人眼前一亮的是,8个村组聚居点建筑风貌各有不同。比如,白伙组以红色琉璃作瓦、棕色漆木为墙修建的砖木结构房别具一格;河心组一栋栋青瓦白墙的小洋楼傍河而建,房前小院里花草簇拥;王伙组古色古香的川西民居鳞次栉比,屋檐下的红灯笼还带着“年味”……

青龙场村全景。供图/芦山组

“这些特色民居,都是依据村民意愿重建的。”王刚带着记者在青龙场村漫步,言语间颇为自豪,“当时,我们的自建委员会作用很明显。”

王刚口中的自建委员会,是芦山县为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而探索出的一种自治方式。

2013年,灾后恢复重建启动后,房屋建成什么样?新房内外如何布局?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与其政府大包大揽,不如让老百姓自己说了算。”马行空说,在党组织领导下,青龙场村规划的8个新村聚居点,都推选设立了由群众代表组成的自建委员会,从选房型到谈价格,从管资金到监质量,从集建议到理纠纷,均由自建委员会和村民协商决定。

村民戴蓉因群众基础好、声望高,成为白伙组自建委员会一员。

“施工中,每道工序做完,必须经过我们检验、抽查,合格了,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被选进自建委员会后,戴蓉每天加班加点当“监工”,从开工建房到验收,在“锱铢必较”的监督中,守着白伙组一栋栋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

2015年,青龙场村各新村聚居点重建工作基本完成,维护管理的难点渐渐显现——房屋建完有没有人管?设施坏了谁来维修?新村环境如何保持?为破局,在镇党委指导下,青龙场村以新村聚居点为单位,引导自建委员会逐步过渡到自管委员会。戴蓉也从“监工”变为“管家”。

“过去,村民都是散居,不适应统一的管理,为逐渐改变群众垃圾乱丢、杂物乱堆、污水乱排等习惯,早期管理费了很多功夫。”戴蓉告诉记者,自管委员会主要履行管环境整治、管住户安全、管和谐文明、管产业发展的“四自管”职能,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上报给村“两委”。

如何使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在马行空看来,重点是推动群众转观念、养习惯、成自觉,让每个人真正参与到治理中来。所以两项改革完成后,青龙场村的自管委员会又转型为自治委员会。

“自治委员会日常运行机制更加成熟完善,同时制定务实可行的村规民约、自治公约,定期开展群众说事、议事、评事等活动。”戴蓉介绍,去年10月,白伙组召开小组议事会,村民戴大军提出“增加11个消防栓”的建议得到一致赞同。两个月后,11个消防栓全部安装到位。

“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到村级治理、产业发展,都能做到村民自己说了算,我们很满意。”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落实,戴大军很高兴。

“我们村的变化,你们听得多了,也都看到了。知道村里最大的变化是啥不?”采访临近尾声,和我们已经熟络的王刚考起了我们。

“难道不是村容村貌、产业发展?”

“当然是人!”王刚说,“走路的速度快了,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人心也更齐了,村里的年轻人也更多了!”

编辑:杨博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