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两企三新
什邡市:“四强”促发展 “四力”焕生机 扎实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2022-12-28 16:23来源:四川党建网

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德阳市委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有关要求,什邡市多措并举增强党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依托具有什邡特色的城什里·邡新红党建品牌,有效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统筹覆盖增引力

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进党群组织在新业态、新就业领域的覆盖,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一是推进“两个覆盖”。行业主管部门每年对本行业的新业态企业进行至少1次全面摸底排查,对重点企业逐一建立台账,定期更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员基础数据库。采取龙头单建、产业联建、区域统建等方式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对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新业态企业实现党的工作覆盖。二是深化群团组织覆盖。坚持党建带群建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新业态企业成立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动员各级团组织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青年工作,把青年引领好、凝聚好、服务好。打造妇女之家阵地,引导企业女职工岗位建功,维护女职工权益,促进组织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党员管理覆盖。在社区、人员流动性大的新业态行业中建立流动党员报到站点及功能型流动党员党支部,兜底管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所有流动党员,开展丰富的党内组织生活,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管,流动不流失”。

强化基础建设聚合力

通过理顺体制、筑牢堡垒、建好队伍,切实凝聚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一是建立党建工作机制。形成由市委组织部(两新工委)牵头抓总、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同参与、镇(街道)兜底管理的工作机制,确保党建工作统得起、兜得住。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打造党建工作阵地。新建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城什里·邡新红红色驿站,并充分整合交通暖心驿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菜鸟驿站、加油站、闲置空间等阵地资源,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与组织资源精准对接、落地起效。三是配强党建工作力量。每年由市委组织部(两新工委)从具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工作经历或党务工作经历的干部中抽调人员作为党建工作指导员,入驻新业态行业党委指导开展党建工作。选优配强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头雁,推动党员出资人(负责人)或高管担任书记。

强化关爱保障添活力

通过制定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具体工作措施,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注入新活力。一是开展一年四送帮扶活动。划拨并筹集帮扶救助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困难职工中的解困脱困工作。通过自主申请、入户核查、建立档案的方式对困难职工进行动态管理,并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的精准帮扶活动。二是推出三类咨询服务援助。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线上法律咨询、就业咨询和政策咨询服务,并安排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线下驻站工作,无偿提供劳动维权、文书代拟、职业规划等援助,帮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三是提供多种途径学习提升。推出线下专题培训班和依托什邡先锋等平台的线上系列微课堂,进行党性教育、普法教育、职业道德、交通安全、专业技能等培训,确保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以多种途径参与组织生活,帮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拓宽发展空间、提升自身素养。

强化作用发挥促效力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行业党委、新业态企业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员的作用有效发挥。一是需求激励。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微信群,各行业主管部门直接进群听取相关诉求、及时解决、跟踪督办,搭好党群连心桥。各部门与企业、群体代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确保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服务,具体问题和困难能得到解决,从而激发该群体的内在工作热情。二是物质激励。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每年向新成立的新业态行业党委拨付1万元工作经费。对单独成立的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原则上给予一次性5000元经费补助及每年固定经费补助。探索“以奖代补”的形式,对作用发挥突出的新业态企业党组织给予一定支持。三是精神激励。建立积分管理制度,每年选树一批学习先锋等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并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定向培养。结合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优势,组建红色骑手爱心车队流动网格员等志愿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社区服务等基层治理工作,变治理对象为治理力量。(供稿单位:中共什邡市委组织部)

编辑:丁志鸿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