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无畏“逆行” 温暖守护
2022-09-19 16:19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 / 本刊记者 余娜

1935 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泸定创造了“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伟绩和战斗奇迹。2022 年,同样在泸定, 党旗在抗震救灾一线高高飘扬,消防员和特警用身体和绳索架起了“生命通道”,进行了一场“飞夺泸定桥般的救援”。

四川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的革命热土。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灾害频发、疫情反复的情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四川各级党组织坚决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落到实处,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战斗在一线,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汇聚起勠力同心的温暖力量。

逆行,党旗飘扬在一线

9 月 5 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附近发生 6.8 级地震,灾区群众的安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地震发生后,甘孜州康定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党员陈兴贵第一时间请缨去抗震救灾一线。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为骨折伤者进行外固定术…… 地震当日19 时 23 分,陈兴贵带领康定市医院第一批医疗救援队到达磨西镇后,迅速投入紧张的医疗救治工作中。

“陈医生,快,这里有个婴儿快没呼吸了。”20 时左右,救援直升机从磨西镇湾东村转运来一名三个月大的婴儿,陈兴贵赶紧跑过去采取急救措施,全力抢救婴儿。“哇、哇、哇……”6 分钟后,啼哭声响起,婴儿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在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陈兴贵(右一 ) 在救治点为伤者处理伤口。供图 / 甘孜组

悬着的心刚刚放下,救援直升机又转运来一位年逾百岁的老人,陈兴贵立即投入到下一场救援中。身患多种慢性病的陈兴贵连续奋战 50 多小时后,血糖、血压不断升高。

“身体不行别强撑着,我们马上派人替换你回来。” 医院得知陈兴贵的身体状况后,立刻对他下达“召回令”。“我没事,药带够了的。”他果断拒绝,挂断电话继续投入到救治伤者的工作中。

这不是陈兴贵第一次主动“ 请战”, 在过去十余年间, 面对大灾大难, 他多次请缨参与救援工作。在他眼中,哪里有伤员,哪里便是医务人员的“战场”。

事实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早已深深镌刻在四川人民心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4·20”芦山地震还是“8·8”九寨沟地震,广大党组织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广大党员第一时间亮出鲜明本色,冲锋在前,让党旗飘扬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坚守,只为云开“疫”散时

9 月1 日,面对疫情严峻形势,成都市发出通告,要求全体居民原则居家,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在市民居家隔离的时候,广大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却按下了“加速键”,夜以继日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武侯区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夏阳就是其中一员。

疫情发生以来,夏阳主动申请到一线参与防疫工作。“在过去十多年从军生涯中,我参加过多次抢险救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夏阳告诉记者。

协助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从 9 月1 日开始,夏阳一直坚守在一线,配合社区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和院 落人员管控工作。武侯区共和路社区党委书记李琴说: “我对夏阳印象很深刻,他一来就“认领”了情况最复杂、任务最重的共和路社区红瓦寺街 18 号院。”

红瓦寺街 18 号院是一个老旧院落,共有20 栋 800 多户居民。小区老年人多,从事环卫作业、外卖配送、小店餐饮的人员也多,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管控难度可想而知。为尽快摸清院落情况和人房信息, 夏阳全面梳理人员台账,将每一栋楼的信息标注清楚,上门进行核酸检测……他每天从早上 6 点多一直忙到深夜,但第二天依然元气满满。

最开始,部分居民不配合防疫工作、不理解社区工作,后来他们逐渐被这位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小伙子打动。“此前,汪婆婆总想出门遛弯,做通工作后, 汪婆婆不仅十分配合我们工作,还为我们送来爱心食物。”夏阳欣慰地说道。

一直以来, 夏阳用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理念。2013 年,在“4·20”芦山抗震救灾行动中,夏阳随部队第一批进入灾区,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各类救灾力量……整整 5 个月时间,他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和灾后重建一线,他也是最后一批撤离灾区的军人之一。

2018 年,夏阳从部队转业到成都市武侯区委组织部。他常常走基层、下一线,积极为居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组织换届后社区书记示范培训,筹建社区名书记工作室,系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积极参与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多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役。在疫情防控一线,四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带头扛起防控责任,筑牢了一道道防线。(责编 / 陈贤凤)

记者手记

地震、旱灾、洪涝、疫情……这十年,四川遭受多重困难、面临多种挑战。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各级党组织沉着应对各项风险,全力打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一场场硬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领人民跨过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

十年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担当——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冲锋一线的身影,哪里就有高高飘扬的鲜红党旗。

编辑:母婧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