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纪检监察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文、图/古向民
“今年我家柑橘结得好,能卖十多万元呢!”“前段时间天气好,游客多,家里开的农家乐都忙不过来了!”……春节前夕,在眉山市丹棱县幸福古村村民大会现场,乡亲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县纪委监委协调交通、医疗、扶贫等部门共同助力幸福古村从“被遗忘的村落”变成美丽幸福新村的故事。
自去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高度重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始终坚持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眉山市彭山区纪检监察干部向柑橘种植户了解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强化为民情怀
擦亮勇担当“本色”
“这些廉洁家风、廉洁文化方面的书籍,彻底解决了我们村级文化场馆内相关书籍存量不足的问题,下次我们也能在村里组织村民开展学习了。”成都市新都区升庵村党支部书记吴克俭笑着说。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省纪委监委机关将察民情访民意作为关键环节,以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为主题,组织引导党员立足工作岗位、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资助困难学龄儿童、捐赠图书等方式为身边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省纪委监委还明确了30余个调研课题,从摸清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入手,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2021年12月底,省纪委监委组织党员机关干部362人参与实践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和责任区41个,开展党员志愿服务36次,干部下沉村(社区)入列轮值17人次,为群众办实事184件。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耽误不得,田里偏偏没有水,到底问题出在哪儿?”2021年4月8日,在成都市金堂县“阳光回应·幸福有感”线上坝坝会直播活动现场,福兴镇于2020年修建的“计量用水节水专用灌溉水箱无水可用”的问题被揭露出来。
找出问题症结后,金堂县纪委监委立即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和部门督促福兴镇开展整改。经过与专业机构和人员的交流协商,当地政府聘请了专业公司采用铺设PE管道的方式接通灌溉网主网,恢复灌溉功能,同时,县水务局派出技术人员对智能管网进行全面检修,并指导群众如何正确使用,全力保障春耕灌溉用水。后续,经县纪委监委回访了解,280余户居民春播顺利开展,未再受到用水不便的影响。
截至2021年12月,成都市纪委监委已组织开展“阳光监督·云直播”“阳光回应·幸福有感”线上坝坝会、“阳光零距离·开放的纪委监委”等系列活动32期,现场曝光问题1215个,发出督办函467份,推动解决问题1152个。
树牢政治意识
打造民生监督“铁军”
“这条‘断头路’终于修通了,太感谢你们了!”2021年9月,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纪委书记龙伟到江合村入户回访,村民潘成国紧紧拉住他的手说。
泸州市江合村与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正宁村接壤。两村各自的道路建设已十分完善,但在接壤处却留下了一段宽约2米、长约200米的土路,这给两村百姓出行带来了不便。合江县纪委监委得知这一情况后督促白鹿镇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修通路段。然而,在这项工程推进过程中江合村却遇到了难题——土地大部分属于重庆石蟆镇。
如何解决道路拓宽时土地的协调和纠纷难题?龙伟的“特殊身份”派上了用场。2021年初,泸州市和重庆江津区启动干部互派挂职,龙伟是泸州市首批选派到重庆江津区挂职的干部。于是,龙伟成了白鹿镇纪委和石蟆镇纪委之间的“纽带”,协调双方同步努力加强监督,与两地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共同解决道路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和改造遇到的矛盾。不久后,在双方纪委监委的协调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努力下两地间的“断头路”成功修通,村民的出行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两地村民往来更加安全、便利。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充分发挥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把中央要求、人民期盼、客观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将办实事的全过程与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充分融合,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好环境,在基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以前办理企业的营业执照,要来来回回跑好几趟,仅仅一个企业登记的申报程序就要写8张表格,太繁琐!现在好啦,一张表就能全部搞定了。”春节前夕,曦琅机械租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先生,对前来区政府服务大厅内开展走访调查工作的眉山市彭山区营商环境“探查队”工作人员说。
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有关职能部门持续深化改革,2021年,彭山区纪委监委联合区行政审批局在全区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把原来单个事项“一窗通办”升级为一件事“一窗通办”,精简申请类目整合形成“一张表”,多部门多事项串联或并联审批,材料共享复用。截至2021年12月,彭山区已累计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00个,办成2300余件,平均消耗材料减少41%,压缩办理环节35%。
江油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群众了解涉农政策和资金落地落实情况。
牢记职责使命
铁腕执纪重拳整改
“搬过来后一年能省下七八千元的房租,经济压力减轻。”2021年8月中旬,顺利入住广元市青川县尚品花园小区公租房的张学芳感叹道。
张学芳是青川县乔庄镇居民,婚后与丈夫二人以打零工为生,收入微薄,经济拮据,一家三口常年租房居住。2021年5月,张学芳在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自家的情况符合《广元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承租公租房的条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张学芳向青川县房产事务中心递交了承租资料。而让她倍感意外的是,从提交申请到搬家入住,整个过程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当时只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原本还以为至少要等上一两年。”张学芳说。
而张学芳的这份“幸运”与2021年2月广元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
2021年初,青川县纪委监委接到群众信访举报,反映大量公租房长期被违规使用,违规转租、转借,甚至有部分公职人员也参与其中,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真正有需求的老百姓在提交申请后迟迟等不到住房,群众怨声载道。厘清线索后,县纪委监委将开展清理整治违规使用公有住房纳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牵头成立4个联合督查组,对公有住房清理整治工作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督查检查,督促违规使用公租房相关人员主动说清、限期腾退、及时移交。短短半年时间,就收回各类违规使用公有住房297套,完成130户居民公租房摇号分配,14名违规使用公有住房的公职人员均受到严肃处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采取灵活机动与重点驻守相结合方式,2021年,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还深入阿坝、甘孜、凉山等13个市(州)、80余个县(市、区)、170余个乡镇(街道)、240余个村(社区)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机动巡视,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16个,高火险时段火灾火情明显下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系统牢记职责使命,勇做忠诚正义的硬脊梁,为群众谋福利,为企业谋发展,为经济谋增长,把事情办到了群众心坎里。(作者单位/四川省纪委监委)(责编/周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