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
全国首创 四川“阳光问廉”辣味十足
2018-07-17 09:52来源:华西都市报

成都彭州“阳光问廉”直播现场。


群众代表现场打分。


遂宁“阳光问廉”直播现场。

“阳光问廉”,现在已经成为四川正风肃纪“麻辣烫”品牌。通过媒体暗访曝光、群众现场监督、纪检机关的一体化监督,综合运用电视、电台、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体,丰富播出方式,使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媒体敢于主动监督、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成为习惯和风尚,让监督无处不在、密密麻麻,让批评直言不讳、警醒辛辣,让“四风”无处遁形、违者烫手。

7月10日,省纪委召开中央驻川媒体和四川省级媒体“阳光问廉”工作座谈会。

“坐北朝南,站在政府立场解读民意;坐南朝北,站在群众立场监督政府”,这是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雁飞三年前说的一句话。依照这句话的含义,3年前的2015年,“阳光问廉”诞生了。

这是四川率先在全国创新的一种监督模式:以电视直播形式,把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第一,媒体记者接到线索或投诉,现场暗访、采访;第二,线索涉及到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在直播现场接受质询;第三,纪委监委进行党纪政纪问责。

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郑东风认为,四川在探索中走出的这条新路子,切实回应着社会关切。“节目聚焦干部作风、脱贫攻坚、基层‘微腐败’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难题和‘四风’问题,直击庸政懒政、剑指为官不为,成为医治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良方,成为转作风、改作风的助推器,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

“自贡市‘问廉’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不规范问题,一次性问责51人,在当地党员干部中引起震动。”省纪委分管宣传工作的常委荣凌介绍,“阳光问廉”见筋见骨、辣味十足,“台上扫面子、台下打板子”,释放了“违者必究、究者必严”的强烈信号。三年来,四川全省开播“阳光问廉”节目492期,开展“院坝会”活动3871次,现场“问廉”所提问题13808个,涉及部门(单位)3127个,涉及党员干部4587人。

“阳光问廉”并非一问了之,在省纪委的指导下,各地做好“问廉”的“后半篇”文章,对节目曝光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整改销号,既对问题整改情况跟踪回访,又对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将整改进行到底。在整个过程中,正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不收敛、不收手的严肃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早预防,达到问廉一个、警示一线、教育一片的目的。近年来,通过“阳光问廉”,全省问责2218人,党纪政务处分1028人。

三年来,全省各地在探索中坚持、在坚持中深化,始终保持“阳光问廉”犀利“麻辣”的锐度、群众满意的温度,使“阳光问廉”成为了群众监督高地和社会舆论磁场,问出了干部好作风,问出了群众获得感,党员、群众普遍“点赞”。去年,全省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量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下降的基础上再下降3.7%;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指数达到85.87,实现连续6年提升。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房方,在这次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媒体,把“阳光问廉”这张四川名片“擦”得更亮,使之成为推动工作作风转变的利器。

会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纪检监察报、法制日报、中新社、中国网、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华西都市报等15家中央和省级媒体赴成都、遂宁、广元三地,实地观摩“阳光问廉”节目。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派出记者,全程参与报道。

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省纪委首次同意包括新华网、封面新闻、川报观察等主流网络媒体同时直播。封面新闻7月12日直播遂宁的“阳光问廉”,吸引了130.8万人在线观看


编辑:屈盼盼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