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芳菠
“十五年军营,十二年警营,我生命中最好的二十七年都在军队和警察队伍中度过的,但我从不后悔,因为对我来说,从军营到警营,既是从一个战场转向另一个战场,也是从我人生的一个制高点转到另一个制高点。诗人汪国真曾说:‘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我认为他说的非常正确。”——这就是杨汉昌。他曾在部队服役15年,先后在新疆马兰89800部队、首批驻港部队、驻澳部队运输预备队服役,并担任汽车连连长。2005年3月转业后,他从一名实习民警做起,先后在都江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青城外山派出所、特警大队工作,目前担任都江堰市公安局特警大队副大队长。
都江堰旅游警察大队成立,杨汉昌担任护旗手
军营岁月
1990年3月,当时20岁不到的杨汉昌在都江堰市应征入伍后,被分配到新疆马兰基地89800部队。
新疆马兰基地89800部队,被称为中国核武器的摇篮,当时是一个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地方,是曾经让无数中国人赶到骄傲的地方。该部队保留了很多优良的革命传统。杨汉昌克服了语言、气候、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的障碍,迅速融入军队环境,刻苦训练、艰苦奋斗,成为了入伍新兵中的佼佼者。经过一年的努力,杨汉昌成为新兵班长,并开始训练新兵。在同年的军事大比武中,军事技能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
杨汉昌在认真训练、严格带兵的同时,也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1992年9月,他顺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蚌埠汽车管理学院。在学校里,他像一块海绵吸水一样,拼命地吸取着科学文化知识的营养,很快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干部。
1995年7月,表现优异的杨汉昌通过选调进入驻港部队。因为驻港官兵的形象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也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所以,他们先后在东莞、惠州、深圳等地驻扎期间,都拼命地学习军事、体能、形态、礼仪,以及英语和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做进港前的准备。香港顺利回归,雪洗百年国耻。杨汉昌和战友们一起入驻香港,成为我国第一批驻港部队。杨汉昌先后驻守落马洲、石岗军营等地。驻港期间,严格遵守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并用自己的所学所长,积极向香港市民和外国友人展示我国驻港军人的优秀形象。
2003年,从军13年的杨汉昌从一名青涩的年轻战士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驻港部队步兵旅汽车连连长。他将自己从军13年来所学到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与自己连队的官兵分享,将汽车连带成一支非常出色的连队,圆满完成各项运输任务和部队轮换任务,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汽车驾驶员。因表现突出、带兵有方,杨汉昌再次荣立三等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05年,杨汉昌虽然对部队还有些不舍,但为了适应部队年轻化的需要,他还是选择了转业。在转业选择的时候,他本来有机会选择一些清闲的岗位,但出于对军队这种氛围的热爱,他毅然选择了和军队最近的行业——警察。于是,刚刚脱下一身绿军装的杨汉昌,随即换上了一身蓝警服,开始了又一段无悔的追求。
杨汉昌和很多从军营到警营的战友一样,虽然身份在变,角色在变,但不变的是那份永葆忠诚的军人本色和坚定执著的进取精神。
杨汉昌和战友们在训练中
警营岁月
尽管是半路出家,但源于15年部队的锤炼和磨砺,杨汉昌对公安工作上手很快,并且将在部队中培养的优秀作风带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2005年,杨汉昌先是被分配到交警大队,担任实习民警。他用军人刻苦扎实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他相信只要自己肯吃苦,用心做,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这时候的他,已经35岁了,并且有过在新疆马兰基地和驻港部队等地服役的光辉历史,但他从来不拿自己当一个中年人,而是拿自己当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拜比自己年轻好几岁的同事为师,不会的就学,不懂的就问,从最简单的打手势、调处纠纷等小事学起,并在工作之余挤时间学习道路法相关的知识,很快成为一名能够独挡一面的“年轻交警”,获得领导、同事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实习期满不久,杨汉昌通过中层领导竞争上岗,成为了都江堰市公安局青城山派出所担任副所长。这对杨汉昌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但习惯了“再出发”的他再次很快适应了新的岗位,摸清了辖区的基本情况,对调解纠纷和刑事办案等全都了然于心,协助派出所所长将派出所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多次考核中名列前茅。
在百年不遇的“5·12”特大地震发生时,杨汉昌正带着民警在看守所办案。地震发生后,发现所有电话均无法接通。杨汉昌想到辖区青城后山当下正处于旅游旺季,山上是什么样子?于是,在不知家人情况的情况下就立即赶回派出所等待命令。
回到派出所后,杨汉昌和战友立即前往勘察,发现因地震原因,路已多处塌方,车辆完全无法通行,并且余震不断,不时有碎石从山上掉落,在青城后山旅游的游客全部被堵在山里,恐慌情绪不断蔓延。
杨汉昌之前就知道有一条可以上山的小路,但不确定该路现在是否安全,于是向领导请示后,率领所上的两名年轻民警带着干粮和绳索等物,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那条人迹罕至的小路。最终历尽艰辛,打通了生命通道,5月13日,冒雨将游客和当地群众三千余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杨汉昌还参加过多次抢险救灾、应急处突和重要安保活动,并有突出表现。
因警务技能出色、体能拔尖,2009年杨汉昌被调至特警大队担任中队长,从此和特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军事技能全面过硬的杨汉昌暗下决心,“既然当特警,就要当尖兵”。他深知公安特警工作性质特殊,危险性大,对单警素质要求非常高。所以,在日常训练中,他依托部队训练经验,结合特警工作实际,将所学本领融会贯通,力争将自身本领发挥最大化。“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正是凭着这一股子狠劲、钻劲,他的警务技能水平很快就达到了全优的水平,内务、体能、格斗、长短枪互换射击等特警需要的技能样样精通。在他的带领下,大队民警、辅警的各项警务技能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高。特别是在昆明暴恐事件发生后,杨汉昌深入思考,细化每一个细节,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单位民警,确保万一遇到突发性事件时,我们的民警能够规范地处置。
现在的杨汉昌已经47岁了,但他依然是一个“小伙子”,在警务技能方面并不比任何一个年轻人逊色。在成都市2016年第二季度特巡警大比武中,杨汉昌带队并亲自参加比武,和全市的年轻特警们同台竞技,他和另外三名民警一起通过接力射击、负重射击、极限体能和“人员盘查”等科目的比拼,都江堰市公安局特警大队获得市县公安局二组综合排名第一名。
入警12年来,杨汉昌因表现优秀,两次荣获三等功,并多次获得嘉奖、优秀公务员等称号。如今的杨汉昌已成为同事们学习的对象,杨汉昌也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