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
找准抓手 当好推手 用足拉手 ——记长宁县梅硐镇红光村“第一书记”罗中楠
2016-05-20 10:52来源:四川党建网

入村一年来,他采用“一心三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脱贫致富,成效明显。

15年前,罗中楠坐上大客车一路颠簸着到梅硐镇报到,开始工作的旅程;15年后,因为扶贫攻坚任务,又被选派到该镇的红光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红光村,罗中楠开始了“第一书记”的工作。“一心”就是接受组织安排,珍惜工作缘份,尽力为红光村老百姓做实事之心;“三手”就是找准抓手,当好推手,用足拉手,抓手解决干什么的问题,推手解决如何去干的问题,拉手解决怎样借力的问题。

方向在哪儿,抓手就在哪儿

有目标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抓手。一到红光村,他满怀激情到各组去实地调研,到村组干部家去询计问策,到贫困户家去慰问鼓励,但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红光村穷山恶水的,几十年都是这个样子,还有啥子发展哟”。

难道真的就没发展了?他迫切的意识到,要转变大家的观念,确立奋斗目标,明确工作思路,点燃大家的希望,调动大家的激情。但如何转变?他从村支两委干部着手,组织开展交流讨论、到其他先进乡镇参观学习,为红光村确立了“五通四好三业两村”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项保障、四大行动”的工作思路。一年来,通过聘请名誉村主任、制定“红十条”村规民约、编唱《我的名字叫红光》打油诗等措施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指明奋斗方向。

“别人能,我也能,别人有点子,我也有办法,别人发展了,我也不能落后。”这种来自红光村广大干部群众内心发出的声音,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慢慢成为了主流。 “以前觉得村上没事干,现在觉得可以干的事情太多了”,对发展新规划,红光村党支部书记黄永红充满了希望。

抓手在哪儿,推手就到哪儿

目标明确了,抓手找准了,关键就是要当好推手,千方百计去推动这些抓手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要不然,群众就有疑虑,就要吼黄,“又来一个画饼子的”“又是吹得凶,光说不干”。
红光村有一片富含有机物质的“豆面土”,种出的大头菜因具有白嫩、香脆、无核、个圆、色润的特点而享誉周边,远近闻名。但是,红光村的大头菜仅仅停留在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口碑上,内没加工,外没宣传,上没品牌,下没产业链,没有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增收产业。为改变这一窘境,他多方发力,创新方式方法切实解决老百姓的“两怕”( 怕卖不脱、怕价不好)问题。一是组织外出取“经”,对接了全市最大的大头菜加工企业宜宾戎陈坊公司,参加了2015年眉山第七届中国泡菜展销会;二是引导村两委成立合作社,建立大头菜加工厂进行精深加工,开展含硒量检测,申报无公害食品,注册红光大头菜系列商标;三是深入研究红光大头菜的优点,邀请县委宣传部通过各类媒体广为宣传;四是组织探索大头传统腌制食品制作工艺标准化,并准备申报知识产权,开发大头菜文化。同时,也在大力招商引资,力争引进大型企业到红光村建大头菜生产基地。

当年,红光村大头菜种植面积发展至400余亩,实现产值120余万元,带动全村人均增收1000余元,红光大头菜已成为县内外较有名气的地方特色品牌……罗中楠坚定地说:“我们相信,认准了干一个事,然后千方百计持续去推进,这个事就有希望。”

推手到哪儿,拉手就在哪儿

贫困村脱贫,贫困户致富,既要补短板,又要拉长板。两板并举,一方面要靠组织发动、自力更生,一方面要靠用足拉手、多方借力。

红光村1社魏明立家庭6人,作为主要劳动力的魏明立夫妇缺知识、缺文化,家里在喂猪,但饲料都是赊账,仅能维持生活,特别是全家蜗居在只有100余平方米的破烂瓦房里,还处于人畜混居状态,其环境之糟糕,可以想象。这户咋个办,特别是还有3个未成年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怎么行?不行,必须想办法,立即为其改善居住条件。他反复做工作,在把魏明立本人主动性调动起来后,立即组织单位职工为其捐款,争取联系单位为其解决新建房所需水泥和砖,召集其家族会争取亲戚团邻的互助帮忙……如今,魏明立120平方米砖混结构房已建起来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话用在红光村5社陈光付身上不失为过,近几年来,其本人做过心包炎手术、儿子患上白血病、孙子又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一家人原本小康,现因病陷入困境。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罗中楠不放弃,多方奔走,为其争取红十字会、当地政府的看望慰问;联系网络媒体《长宁发布》为其呼吁,通过众筹平台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介绍其家人到不需要重体力劳动的宜宾磐达竹木工艺品公司灵活就业……

目前,经过组织发动和多方争取,红光村已发展700亩生态硒米、200亩朝天椒和600亩花椒,建筑面积330平方米的村级阵地和4.6公里的村道硬化即将启动……

编辑:夏若云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