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农村
一颗桃子的“四站旅程”:看山泉镇新就业群体跑通助农增收链
2025-07-14 14:26来源:四川党建网

在山泉镇,一颗桃子的“旅程”远比想象中更丰富——它或许会现身“新农人”的直播间,搭乘网络快车畅销全国;或许会跃上货车司机的车厢,伴着引擎轰鸣紧急出山;或许会搭乘快递小哥的“助农专线”,穿越千山万水抵达远方;又或许会化身游客民宿体验中那份甜蜜温馨的伴手礼,传递着山间的美好与情谊······

这背后,是山泉镇党建引领、精准链接新就业群体力量,打通助农增收“最后一公里”,跑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鲜活实践。

第一站:直播间里 “新农人”点“桃”成金 数字赋能拓销路

镜头前,90后主播小万热情洋溢:“家人们看,这桃子皮薄肉厚,甜过初恋!”他身旁,58岁的果农张婶略显生涩却认真地展示着自家的桃子。为解决农户“想直播却不会”的痛点,山泉镇整合本土“直播达人”、网红民宿业主等资源,创新推出“一对一”“一对多”直播技能培训,让网络直播间成为果农的“云摊位”,“三脚架”成为村民“新农具”。

目前,已有20余名像张婶这样的农户成功“触网”,掌握了直播带货的“新技能”,加入线上销售大军。屏幕那端的火热订单,常常让枝头的鲜桃还未完全成熟就被预订一空,彻底颠覆了“桃香也怕山路远”的传统困境。新农人借助数字平台,为龙泉水蜜桃插上了飞向全国市场的翅膀,成为产业提质增效的“数字先锋”。

第二站:车轮之上 “急先锋”破局出山 物流畅通解民忧

山泉镇地广人稀,距离龙泉驿主城区较远,长丰村、古驿社区等相对比较的偏远村落,种桃规模大,留守老人居多,年轻劳动力少。往年,鲜桃成熟后常因运输不畅面临滞销风险。

今年,在山泉镇党委的号召下,一批批货车司机主动请缨,化身打通物流堵点的“急先锋”。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集中上门运送服务,有效破解了桃子“出山难”的困境。“一天跑5趟,车轮子都跑冒烟了!”货车司机李师傅虽满头大汗,语气却充满干劲,“但看到老乡们笑着数钱,值了!”据统计,这支由货车司机组成的“流动生力军”已服务近百户果农,累计运输鲜桃超100万斤,有效避免了滞销损失。

他们用滚滚车轮,架起了山间鲜桃通往广阔市场的“高速路”,成为产业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物流尖兵”。

第三站:快递进村 “守护者”助“桃”速达 服务延伸暖民心

以往,山泉镇仅有的5家快递站点均在场镇,果农发货需长途奔波、费时费力。为了能够让更多水蜜桃“才下枝头、就进箱头”,顺丰、京东等快递企业响应镇党委号召,推出“助农专线”,将服务半径延伸至果园深处,为单量大或行动不便的农户提供上门打包、就地揽收、寄件优惠等一站式服务。

“以前想寄桃子,得自己一筐筐扛到场镇,折腾半天!现在好了,小哥直接开车到果园,摘完就能发走,省心省力!”果农刘大爷看着地头堆满的快递箱,笑容满面。快递小哥们化身田间地头的“服务守护者”,通过专业高效的物流保障,确保了山泉蜜桃以最佳状态、最快速度送达消费者手中,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标兵”。

第四站:民宿农家乐 “推广员”甜蜜增值 农旅融合促升级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预约民宿“体验摘桃”的周末“归园田居”正成为山泉民宿、农家乐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镇党委创新推出党建引领下的农旅联营机制,联合民宿业主与农户,精心设计“消费+体验”服务模式。曾家大院农家乐、万和桃庄农家乐、顺子收荒匠民宿等积极响应,推出“游购一体”服务:游客用餐后可免费体验采摘乐趣,临走还能以优惠价订购精美的桃礼盒。“本来只想吃个饭,结果带了10箱桃回去送朋友!”成都游客王女士的惊喜体验并非个例。

这种由民宿农家乐业主及从业人员担当的“在地推广员”,通过“体验式消费”模式,成功将田园乐趣转化为消费动力,已带动农户实现间接增收上万元,实现了游客深度体验与农户多元增收的“双向奔赴”,成为推动乡村一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使者”。

一颗桃子的四站“旅程”映射出山泉镇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从直播间的“新农人”到车轮上的“急先锋”,到快递站的“守护者,再到民宿里的“推广员”,新就业群体在党组织引领下,正成为助农增收的“生力军”。

(供稿单位: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组织部)

编辑:陈静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