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农村
叙永县:“三维联动”推动农村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2025-07-09 14:45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明列敏

今年,叙永县紧扣省、市关于开展农村党员集中轮训要求,立足乌蒙山区农村党员“居住分散难集中、文化程度差异大、产业技能需求强”等特点,创新构建“政治铸魂、示范引领、区域联动”三维体系,切实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政治铸魂,淬炼党性教育“硬内核”。坚持把党性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重点,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创建“理论铸魂+红色浸润+实践砺行”三维教育体系。一是深挖本土红色资源,整合石厢子1935、鱼洞沟、朱家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发《毛泽东夜宿鱼洞沟》《红星映青山》等16门特色课程,组建由党校教师、技术骨干、先进典型构成的180余人“红镰讲师团”,开展“万堂示范课下基层”“院落微党课”等活动400余场,覆盖党员1.2万人次。二是创新“银发赋能”机制,精选45名老干部、老劳模、老支书组建“三老宣讲队”,通过“奋斗者的故事”“红色记忆访谈”等特色活动,走进学校、企业开展宣讲69场次,以“身边人讲初心”增强教育感染力。三是强化政治能力训练,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创新开展“双语微党课”“苗乡彝寨议事会”等特色活动128场次,覆盖23个乡镇农村党员5800余人次。通过“村村响”红色广播、双语宣讲和“身边案例”警示教育等接地气方式,重点提升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担当。

强化示范引领,锻造乡村振兴“先锋队”。紧扣乡村振兴需求,将党员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创建“产业导向+实践赋能”模式。一是打造“沉浸式”产业课堂。结合乌蒙山区地形特点,在六大片区建立“移动教学点”,把“竹韵课堂”搬到林间地头、“茶园讲座”设在生产一线,开发“猕猴桃管护”“林下菌栽培”等6门实操课程,累计开展“田间教学”49场次,培训党员农户2400余人次。二是培育带富先锋典型。打造“赤水河畔甜橙园”“乌蒙山珍菌菇基地”“红岩生态茶园”等党员创业示范点33个,创新“党课+直播”模式,精选24名党员致富能手组建“山货代言团”,通过“抖音助农”“微信集市”等平台开展“云上党课+直播带货”活动260场次,其中“红色村支书带货日”单场最高观看量3万人次,带动赤水河柑橘、乌蒙山竹笋、苗家腊肉等特色农产品销售超22万元。三是健全评优激励机制。创新实施“红土先锋”培树工程,开展“十佳教学基地”“党员致富带头人”评选,选树省级农村致富带头人12名、市级先锋典型15名,形成“学有榜样、干有方向”的浓厚氛围。

深化区域联动,构建开放共享“大课堂”。打破地域壁垒,以党建联建拓宽教育载体。一是深化“叙兴共建”。与兴文县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创新开展“组织共建、人才共育、产业共兴”行动,联合举办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集体经济项目竞技等活动15场次,推动两地23个村结对共建,落地合作项目6个。二是打造“赤水河红色走廊”。联合云南威信、贵州毕节等毗邻7县区建立“三赤”党员教育矩阵,创新推出“重走长征路”沉浸式教学、“赤水河畔话振兴”情景党课等特色课程,开展红色研学、边界治理等联建活动38场,共建川滇黔长征文化研学基地,推出5条跨省红色教育精品线路,累计开展“同上一堂党课”“共护一河清水”等联学活动45场次,覆盖党员6000人次。三是拓展“云端教育”阵地。升级“叙永组工”智慧平台,开设“三省党员e家”专栏,开发“云游红色遗址”“云端产业课堂”等数字共享课程12门,累计开展“云端技能培训”“云端经验交流”等线上活动80余场,惠及川滇黔边界党员9000余人次。(作者单位/中共叙永县委组织部)

编辑:范吴瑕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