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2025年7月上/第13期
三位村支书的“共富经”
2025-07-08 11:19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仁和区混撒拉村。供图/仁和组

共同富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条必须脚踏实地走出的路。带领群众拓宽致富路径的村党组织书记,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乡村共富,需要破解哪些难题?特色产业怎么发展?人才匮乏怎么办?本刊邀请攀枝花市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分享经验做法,展现乡村共富的鲜活场景。

从“家底”找出路 走出彝寨共富路

夜富强(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党总支书记):

说实话,刚接手村里的工作时,我心里真是没底。阿署达村的“家底”不少,可资产零零散散没人管,村民靠天吃饭,大家对搞发展也没多大信心。我心想,不能光靠嘴上说,得带头干起来。

我们先是从党建入手,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党员干部带头出钱,把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通过系统清一清、盘一盘“家底”后,再瞄准市场需求,打造了“景别院”特色民宿、“故事里”康养酒店、星空露营地等乡村旅游项目。游客一来,村子也热闹了,大家的腰包也慢慢鼓起来了。

乡村要振兴,人才也是关键。我们把搞种植养殖、电商、旅游的能人,一个个请回村里,建了6类“乡村CEO”人才库。为了让产业发展跟人才绑在一起,我们还组织开展培训班,累计培训了1000多人次。

这几年,我们靠着火把节、泼水节、音乐节等活动,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连续三年突破600万元,带动8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工资超过4000元。村里还拿到了“全国文明村”等荣誉,村民年人均收入也增加到4.65万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现在,我们谋划启动“古村落”文旅项目,准备把“阿署达打跳舞”等彝族文化推广出去,真正把文化资源变成村里的“活招牌”,让阳光康养的路越走越宽。

一根芒果藤 串起致富梦

邹胜洪(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

我们村靠山吃山,以前主要靠种芒果,但每家每户分散着干,芒果产得再多,也卖不出高价钱。上任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根“芒果藤”拢一拢、编起来,大家一起往富路上走。

很快,村里构建了“党总支+协会+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注册了“混撒拉牌”“仁和牌”,实行技术、生产、品牌、包装、销售等统一,一年下来芒果能卖1.5万吨,还带动了周边不少农户一起干。

光靠芒果还不够,我们又试着种起了木瓜、金柑,土地效益提升的同时,产业结构也越来越丰富。为了解决用水难题,我们把一栋闲置的房子改成了全乡的水权交易中心,探索“分水权、定价格、管工程”的水权管理模式,精准保障芒果产业用水,2024年光提供生产用水就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1万元。

这几年,我们还抓住攀西零碳示范村建设的机会,搞起了绿色低碳乡村游、研学游,构建多样消费场景,打造芒果展馆、零碳餐吧、优稀百果园等景点,年接待游客量有19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545万元。同时,大力发展屋顶光伏发电,每年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以上。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与高校、企业合作搞产学研,建起了研学基地,挖掘三线文化、耕读文化、廉洁文化等资源,开发“大思政课”行走课堂,打造“低碳乡村·文旅公园”教学场景。2024年,我们村实现了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高山也能种出“金疙瘩”

程元金(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党总支书记):

我们村在海拔2300米的高山上,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曾是贫困村。村民常说:“地里种啥都难,山高路远卖不掉。”但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优势就是“干净”和“高”。

在经过充分的调研摸排后,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把目光放到了蔬菜种植上。请专家上山指导、修路挖渠、建蓄水池,一个个补短板。靠着污染少、虫害少、生长期长等生态优势,我们的“烂坝蔬菜”不仅成为攀枝花的“菜篮子”,还远销昆明、重庆、贵阳等地。现在种植面积近5000亩,品种也从最初的几样扩展到30多种,年产值已突破6000万元。

除了蔬菜,我们还发展烤烟2600亩、红梨2000亩,形成“蔬菜+烤烟+果树”的多元种植格局。为了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我们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村企合作+多元共创”的发展思路,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改良土壤、升级品种,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村子变好了,回来的人也多了。我们盘活闲置房屋和土地,搞民宿、采摘园,还建起了村图书馆,吸引了不少游客。现在联合村成了“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年人均收入从过去的几千元提升到2.6万元,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转身。(《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陈文娟整理)

编辑:易贝羽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