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格县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在锻造过硬村级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涵养文明和谐乡风等方面持续用力,全力推动乡村焕发蓬勃生机。
深耕“人才沃土”,建强振兴“主力军”。针对村级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能力短板问题,着力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拓宽源头活水。大力实施“归雁兴普”计划,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报名等方式全覆盖开展优秀人才摸排,各行业部门推荐优秀人才361人,通过线上报名人员146人,各乡村摸排推荐181人。从优秀退役军人、本土致富能手中储备后备力量246名。强化精准滴灌。实施“导师帮带”行动,组织经验丰富的离任村干部、乡镇业务骨干与后备人才结成帮带对子120对;推行“设岗定责+跟班锻炼”,安排190余名后备人才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关键岗位实践历练。激发干事动能。建立后备人才履职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优先充实进村“两委”班子或作为村级配套组织负责人人选,确保“备”有所为、“用”当其位。目前,已有36名优秀后备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有效激活了村级组织“一池春水”。
激活“发展引擎”,壮大振兴“硬支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关键之举,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盘活资源拓渠道。充分挖掘县内生态、红色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指导全县81个行政村全面清产核资,整合闲置厂房、土地等资源,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增加收益。全县81个行政村中有80个村集体在2024年度实现风电、光伏收益分红820万元。因地制宜兴产业。立足资源禀赋,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因村施策引导县内行政村发展,农业村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完成乌骨鸡、珍珠米等县内农特产品“两品一标”认证23个。创新机制强保障。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明确集体经济收益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和成员分红比例,确保集体增收与农民致富同频共振。2024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6%、同比增长7.4%,全面夯实了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
涵养“文明乡风”,铸牢振兴“软实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形成文明和谐新风尚。强化组织引领治理。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深化网格化管理,组织党员1200余名无职党员在网格中亮身份、作表率,带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深化文明实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农技培训、健康义诊、文艺汇演等活动890余场次;大力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全面引导81个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培树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影响人。累计评选各类先进典型540余人次,全县乡村环境更加宜居,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新风正气日益浓厚。
(中共普格县委组织部 沙马日布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