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农村
青川县关庄镇:开门教育纾民忧 惠泽育民办实事
2025-06-26 13:31来源:四川党建网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青川县关庄镇坚持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把开门教育贯穿于理论学习、问题查摆、集中整改等各项重点措施中,切实提高学习教育实效。

开门纳谏听民意

关庄镇坚持民意导向,构建“多渠道覆盖、下沉式收集、闭环式管理”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全感知、快响应”。

一是热线平台“接诉即办”。以“12345”热线为核心渠道,建立“专班受理—分类转办—领导督办”三级闭环机制,实现诉求“2小时签收、24小时反馈”。针对跨部门复杂问题,实行“分管领导牵头+站所联动”协同办理模式,累计解决民生实事12件,工单办结率100%,满意率96%,成为群众反映问题“首选通道”。

二是创新载体“问需于民”。在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码’上点题”二维码及“意见征集箱”,通过“线上便捷提交+线下兜底保障”双轨模式,累计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其中,13条建议转化为“新建生产道路”“土地恢复整理”等民生项目,实现“群众点题—政府解题”精准对接。

三是下沉走访“一线收集”。推行“镇干部包村联户”制度,干部常态化开展“田间走访”“敲门行动”,通过“板凳议事会”“院坝恳谈会”深入收集产业发展、养老托幼等意见。累计走访800余户,现场解决茶叶管护、慢性病报销等问题47件,征集产业发展“金点子”11条,形成“走访—梳理—办理—反馈”完整链条。

开门服务解民忧

以作风转变为突破口,聚焦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等重点,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升级。

一是常态下沉“主动治理”。建立“周三走访日”制度,组织干部每周集中入户,重点关注脱贫户、五保户等特殊群体,依托“民情台账”动态跟踪。累计解决生产用水、路灯破损等问题77件,推动建成2个“留守儿童之家”,实现“问题一线发现、矛盾一线化解”,干部服务意识增强。

二是流程再造“服务升级”。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党员先锋岗”,推行“首问负责+全程代办”,整合低保、医保、养老等高频事项,实现“一站受理、闭环办理”。针对残疾人、重疾病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提供政策解读、材料代整等贴心服务,累计代办300余件,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服务满意度达98%。

三是聚焦重点“系统攻坚”。紧扣乡村振兴主线,针对基础设施短板,建立“群众诉求、干部包案、限期销号”三张清单,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抓到底”工作机制。解决3个村100余户安全饮水问题,“急难愁盼”问题办结率98%。同步推行“四议两公开”升级版,公示村级重大事项40余项,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确保政策透明落地。

开门监督转作风

坚持把群众监督作为作风建设“度量衡”,以监督“硬约束”推动作风“真转变”。

一是拓宽监督渠道。在11个村(社区)设置“三务公开栏”,对惠民资金、项目进展、村级财务等定期公示。定期邀请老党员、群众代表担任党风政风监督员,评议干部作风等。累计接受咨询300余人次,收集意见12条,推动整改问题8个。

二是动真碰硬整改。建立“群众投诉—即时响应—限期整改”机制,对干部态度生硬、办事拖延等问题,实行“当日受理、3日办结、当面反馈”。同步建立“作风问题预警机制”,多次被投诉的干部由镇纪委进行约谈提醒。今年以来,镇纪委收到问题线索7件,约谈提醒1人,通报案例1个。

三是以评促改提效。以群众评议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服务效能全面升级。开展“群众评干部”活动,组织群众围绕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硬指标现场打分,打分结果直接挂钩干部评优晋升。目前,群众诉求响应速度提升40%、满意度同比提升12%,民生实事办结率达98%,切实将“开门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青川县关庄镇人民政府  刘坤坤)

编辑:叶华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