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州市将到村任职选调生培养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育苗工程”,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搭建实践平台、健全关爱机制,推动选调生在基层一线墩苗壮骨、成长成才,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筑牢红色堡垒,让组织生活“实”起来。针对到村任职选调生分散管理难、学习交流少等问题,打破地域限制,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管理”原则,成立到村任职选调生临时党支部,创新“线上+线下”模式,线上推送政策文件、分享到村任职日志交流经验,线下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田间课堂”“支书讲堂”等活动,邀请优秀村支书传授群众工作方法。今年以来,临时党支部已开展专题学习12次,协调解决选调生反映的交通、食宿等问题23个。
搭建成长平台,让实践锻炼“活”起来。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坚持“驻村本职+跨线锤炼”双轨并行,以乡村振兴为主线,搭建“五个一线”为拓展平台,统筹镇村两级资源,临时党支部牵头成立“选调生智囊团”,分组领办村级集体经济规划、矛盾纠纷调解等课题,通过“老带新”“强帮弱”提升实战能力,推动选调生“在干中学、在战中练”,全面提升服务基层、服务全局的综合能力。
健全长效机制,让关心关爱“暖”起来。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建立“季度座谈+年度考核”制度,组织部班子成员分片走访选调生,听取意见建议,优先推荐表现突出者进入后备干部库。实施“成长伙伴计划”,压实党委(党组)教育培养责任,安排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带,帮助解决思想困惑和工作难题,畅通到村任职选调生凭实绩提拔重用、职级晋升等事业渠道,形成“下去有作为、上来有通道”的良性循环。
(供稿单位/中共崇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