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柑橘园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村民胸前“联户长”的红底金字工作牌格外醒目。2025年5月,西坝镇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为契机,在强化村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功能上持续发力,调优建强基层治理网格,选优配强联户长,构建起“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体系,让小小“联户长”成为架起干群“同心桥”的坚实支点。
强基固本,“联户长”激活治理末梢
西坝镇将治理根基深扎至村民小组网格,精细划分10—15户为一个治理单元。通过“三荐一评一票”机制,一批政治过硬、群众信赖、甘于奉献的党员先锋、乡村精英脱颖而出,成为新聘联户长,其中包含37名经验丰富的老党员、135名带富能力强的致富能手、68名德高望重的地方贤达。
2025年联户长聘任会
西坝镇以村为单位,为联户长颁发聘书,赋予其清晰职责:“社情民意联排、政策法规联宣、致富项目联建、困难家庭联帮、安全隐患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邻里互动联动、环境卫生联治”。“八联”职责成为联户长服务群众的行动指南。
民权村联户长履行职责,主动帮助村民柑橘嫁接
民权村退休村干部陈明海主动担任民权村联户长,带领50余户村民完成500余亩柑橘品种升级,实现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积极转变。
未诉先办,“前哨探头”解民忧于未然
联户长充分发挥“地缘熟、人缘亲、威望高”的优势,将服务阵地前移。他们定期组织“联户坝坝会”,使政策传达不仅消除了物理距离的隔阂,更拉近了群众的心理距离;农技指导、奖补申报服务直抵田间地头,实现“零距离”。
建新村组织召开“联户坝坝会”
400余名联户长化身基层“前哨探头”,将日常走访变为民情“雷达”,精准识别苗头性问题,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2025年上半年,全镇累计收集民情民意25条,协助解决道路水渠修缮、垃圾亭增设等民生问题25件,村民满意度达100%,真正实现“热线零投诉”。
联户长入户走访,主动收集民情民意
和平村村民叶从坤对此深有感触。联户长叶本芬在大雨导致公路悬空险情后,凌晨果断拉起警戒线;镇政府次日即落实资金进行整治。从联户长及时响应到镇级速接速办,影响群众出行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一日内化解。这是“未诉先办”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长效赋能,“星火微光”汇聚治理蝶变
为确保联户长机制行稳致远,西坝镇党委创新构建“定期报告、年度述职、群众评议”三位一体考评体系,实施“日常监测、阶段评估、年终考核”全周期闭环管理,实现“奖优”与“关怀”并重推进。
同心村2025年联户长考核聘任会
同时,西坝镇创新推行村民积分管理制度,58项量化指标精准覆盖环境卫生、志愿服务、乡风文明等治理维度。如今,在“做好事、攒积分、得实惠”的激励机制下,“行为量化—积分激励—物品兑换—积极参与”的治理循环链已然形成。
推行积分制管理,为村民兑换物品
联户长们以“微光”汇聚基层治理“星火”,在“家门口办事”,在“田坎上化纠纷”。他们以面对面沟通替代键对键的疏离,与“接诉即办每月一题”难题会商机制协同发力,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组、中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善治格局。西坝镇也因此先后荣获市级乡村振兴先进镇、省级优势特色产业乡镇、全国重点小城镇等多项殊荣。
从“政府独奏”到“干群合唱”,西坝镇的实践深刻印证:小小“联户长”,正是撬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升级的关键支点。正如退休老干部曾静所言:“联户长是我们西坝的政策‘传声筒’、民情‘收集站’、矛盾‘调解员’、群众‘贴心人’。” 这星星之火,终以心连心之力,照亮了基层善治的通途。
(五通桥区西坝镇人民政府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