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农村
乐山马边: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旅融合促振兴
2025-05-26 09:51来源:四川党建网

近年来,马边彝族自治县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成功创建“云上福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马边4A级景区“零”的突破。这一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有力推动了马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群同心破旧念 文化赋能促振兴。

转变思想,凝聚共识。成立由县、镇、村三级干部和云上福来景区群众代表组成“3+1”景区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凝聚发展共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召开联席会议12次,大胆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摒弃“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陈旧观念,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

学习借鉴,共谋发展。深刻认识文旅融合是彝乡振兴的必由之路,摒弃“等靠要”心态,主动谋划新路径。积极向上对接四川省文旅厅,借鉴周边区县经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云上福来4A级景区创建的意义、目标和政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专业规划,文化赋能。通过聘请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专业团队,深度挖掘彝族文化精髓,创新融合现代旅游需求。以“福文化”为主题主线,将文化内涵贯穿规划、建设、运营全流程,成功打造彝族文化体验、高山茶园观光等特色IP。景区先后获评国家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多项荣誉,实现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四走攻坚争资源 双轮驱动提质效。

高效能推动落实。县专班强化节点管控,在严守程序基础上,将勘察设计、招标等环节周期压缩30%。文广体旅局联合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并联审批通道,立项至施工许可审批压减至15个工作日。专班实行挂图作战,高频督导、下沉服务,干部群众同发力,较原计划提前12个月创成4A级景区,全面激活县域文旅产业升级新动能。

多渠道争取资源。全县上下积极践行四走工作法,走上去争取项目、资源、资金、政策支持,将4A景区创建事项列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协调事项清单和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帮扶任务清单,争取到省农业农村厅三产融合试点资金460万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引社会资本8000万元,打造出民俗度假区、山地越野、露营基地等新业态。

全方位提升服务。以全域旅游理念统筹景区发展,深化“茶文化+茶产业+休闲度假+研学旅游+民俗风情”融合发展模式,制定“文旅融合+智慧赋能”的双轮驱动方案。争取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80万元,持续强化景区配套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党建引领强服务 作风转变惠民生。

倾听民意解难题。景区创建过程中,面对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难题,党员干部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通过“坝坝会”“彝乡夜话”等形式开展座谈,建立干群沟通桥梁。采取“一人一策”精准施策,累计解决群众诉求45件,推动满意度从16%跃升至98%。同步实施本地就业优先政策,开发岗位230余个,吸引5名大学生返乡就业,实现景区建设与农民增收双赢。

干群齐心优作风。坚持“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对景区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谁接待、谁跟踪、谁反馈”机制,现场办公点对点解决群众诉求。景区环境维护采取“包片划段”方式交由公益性岗位、邻里互助队等公益性队伍统一负责。由党员干部带领群众,逐渐改变不良习俗,构建“云上福来”景区乡村生活统一和谐新格局。

辐射带动惠民生。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回引农村能人建设12家标准化茶叶加工企业,以“优质、高效、创新”为目标,全力提升当地茶叶品质和产品附加值,年产干茶1800吨,加工产值1.8亿元,吸纳本地务工人员150人,助力本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年人均增收1万余元,让群众共享景区发展成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王宇靖)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