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综合信息
冕宁:红色印记绽放时代光芒
2025-04-18 15:31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陈琳

4月17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凉山行走进冕宁

4月17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凉山行走进冕宁,参观彝海结盟纪念地,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长征精神,重温红军长征过冕宁历史。

敬献花篮

冕宁是凉山州唯一的革命老区县,一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红色沃土。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冕宁,冕宁人民打开城门,点灯迎红军。中央红军在冕宁建立了县级党组织——中共冕宁县工作委员会;革命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地方革命武装——冕宁县抗捐军;少数民族武装——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使红军迅速顺利地通过了彝族聚居区,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时间。

彝海结盟纪念碑

中国工农红军从1935年5月20日进入冕宁,5月28日离开冕宁,短短9天时间里,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红军与冕宁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走进冕宁,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红色基因。红军长征纪念馆、彝海结盟纪念馆、红军草地公园……处处可见的“长征印记”,以不同形式述说着红军长征过冕宁的故事,激励后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参观彝海结盟纪念馆

“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光辉典范,给伟大的万里长征增添了光彩的一笔。彝海结盟纪念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生动地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馆内珍藏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上写着“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讲解员告诉大家,红军总司令朱德在冕宁县城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向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文中首次出现了“万里长征”一词,由此“万里长征”一词蜚声中外……

“彝海结盟”历史事件亲历者后人伍龙讲述彝海结盟的故事

群山映衬下,大理石雕刻的“彝海结盟纪念碑”巍峨挺立,“彝海结盟”历史事件亲历者后人伍龙讲述彝海结盟的故事。国防大学教授刘波作《泸沽转兵》红色故事宣讲,波光粼粼的彝海边,情景剧《彝海结盟》再现结盟场景。

国防大学教授刘波作《泸沽转兵》红色故事宣讲

90年后的今天,彝海结盟的光辉依旧照耀着这片土地。依托红色资源,乡村旅游业借势蓬勃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红色精神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

近年来,冕宁县以“彝海结盟”为精神内核,统筹做好资源能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全面推进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文旅强县“三大强县战略”,特色农业稳健发展、工业经济增产提速、文旅强基提质,成功入选第六批天府旅游特色县名单,县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实。

在这片44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连绵不断的群山、滔滔不绝的江河、独具特色的人文风光,民族文化在此积淀。90年红色记忆历久弥新,数辈人传承火种生生不息,以深沉炽热的“红色”为底色,冕宁这片承载着光辉历史的土地,正向着现代化方向阔步前进。

编辑:陈静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