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黎梦竹
“感谢检察机关,不仅为我们挽回经济损失,还帮助我们补上制度的漏洞,防范类似情况再出现。”12月10日,记者跟随省委政法委主办的四川“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主题采访团走进乐山市五通桥经济开发区,见到某企业厂房施工现场负责人在检察机关回访时连声道谢。
乐山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2023年以来,该企业厂房施工现场接连出现电缆、管材等施工用料被盗情况,不仅给企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更迟滞了厂房施工进程,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这家企业施工范围广,工人多,工地周围都是山林,隐蔽性强,现场管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盗。”五通桥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表示,为此,检察人员与现场安保人员一同翻山穿林,将上百亩工地的缺口一一标注,并就人员物资管理等问题向施工负责人提出针对性建议,将“盗”止于此。
上述案件是五通桥区检察院主动靠前服务、助企纾困解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五通桥经济开发区作为乐山打造“中国绿色硅谷”的核心区域,汇聚了永祥光伏、永祥新能源、四川晶科、乐山协鑫等晶硅光伏领军企业,晶硅光伏产业强势崛起。但在园区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类矛盾纠纷也随之而来。
乐山市五通桥区检察院工作人员为主题采访团介绍法治护航五通桥经济开发区工作经验。
为以法治护航园区发展,五通桥区检察院在五通桥经济开发区设立检察服务中心,组建“检察蓝 硅谷绿”办案团队,以“常驻+轮值”方式,对园区内的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实行统一受理、专人专办。同时,组建驻企联络办案团队,每个团队由员额制检察官任组长,重点联系服务辖区5至6家规上企业,逐步建成驻企联络工作站,实现对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联系全覆盖。
记者走访了解到,在五通桥经济开发区,打通法治服务园区建设“最后一公里”的不只有检察力量。为预防和化解企业内部矛盾纠纷,五通桥经开区建设了“一站式、零距离、全业务、全方位”的服务型法律综合体,设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园区法庭、园区检务中心、园区警务室、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同时,开通企业办事“绿色通道”,围绕立案、审理、诉讼、咨询等环节,提供容缺办、上门办、预约办、加急办等多元服务,企业事项办理提速了15%以上,为“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持续释放“法治红利”,企业“归属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化解行政争议方面,行政复议机构急企业之所急,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引导我们通过调解、和解等方式解决行政争议。”和邦集团副总裁林翔坦言,企业要的是效率,而推动涉企政策红利直达快享,能在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有效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林翔口中的高效率化解行政争议举措,即近年来乐山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法院参与、社会协同”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格局,促进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据了解,乐山市行政争议主要集中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土地资源、城建等领域,并随多个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呈现成因复杂化、类型多样化等特征。为减少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败诉和行政复议被纠错案件数,乐山市整合法检司等机构职能,创建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中心,对行政争议案件实行一窗受理、分流交办、分级多元化解,推动诉与非诉衔接,实现行政争议案件“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此外,为更加有效地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进一步促进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该中心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优秀的法学专家、律师、退休法官、人民调解员等组建专家库,把行政机关中既懂行政管理又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化解队伍中,为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推动乐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