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综合信息
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中心幼儿园: 以“五驱机制”助力家园社协同探索幼小衔接新路径
2024-10-30 15:37来源:四川党建网

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理解尊重幼儿并支持其有意义地学习,强化家园协同育人,不断提高保育教育质量。该文件所提倡的家园共育机制强调了家园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因此,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中心幼儿园基于幼小衔接的需求以及家长、教师的实际困惑,以“五驱机制”为依托,尝试建设家园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举各方之力探索幼小衔接新路径。

构建规范的家园社工作流程,形成基于标准的机制驱动。幼儿园以计划为引领,将家园社协同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让各部门结合工作现状制定、商议、调整和协作实施计划,为工作有效推进奠定基础;以现状为依据,建立机制保障,即在充分摸排社区和在园家长情况的基础上,以推荐、自愿报名等形式更新和调整园级家委会成员,吸引热爱、关心以及善于开展家教的家长参与到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工作中来,保持团队的活力与生命力,同时利用家委会会议充分征求成员意见、建议,并结合园情完善家园社工作指导手册,规范各类工作流程,优化相关制度及方案。

搭建教师成长桥支架,形成基于实践的专业驱动。幼儿园通过专题研讨、小组研讨、游戏研讨,明确幼小衔接在各类活动中的具体实施内容及路径,并以课程故事会、游戏故事发布会、环境观摩会为平台,评价反思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优化课程计划,将幼小衔接内容与月主题课程结合;优化游戏实施,强化教师幼小衔接意识;优化教研形式,构建学研一体的研培模式,以便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此外,建立年级组教研与专题教研、游戏专题教研内容与幼小衔接内容、课题例会与三级课堂之间的链接,凝练教育科研成果,寻找幼小衔接在课程、游戏及课题中的融合点与实施路径,确保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研发系列活动工具,形成基于证据的指导驱动。幼儿园依据家园协同育人的工作需求,基于实证意识,开发面向不同年龄段家长的育儿问卷模型和阶段性家庭育儿反馈表、家长开放日观察表单、家长会反馈表单等,利用表单工具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科学观察和解读,进一步了解科学的幼小衔接工作;依据教师课程实践的需求,研制一日活动各环节幼儿观察表、幼儿游戏故事记录表、幼儿个案追踪表、家园沟通卡等,引导教师养成全面、细致、科学的观察意识和能力,并将数据运用到日常家园沟通中,确保有的放矢,有效避免家园工作中“无差别”指导、“一刀切”等现象的发生。

推进多项目联合攻关,实现基于合作的策略驱动。幼儿园积极开展多个家园社协同项目,形成共商共育的良好局面。家园互递项目——借助家长讲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法规、政策,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科学幼小衔接》等内容,树立家长的家庭教育正确观念,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储备。家长讲师团项目——鼓励家长以多重身份走进幼儿活动中,参与幼儿游戏与学习,在成为幼儿园教育资源补充的同时也进一步理解学前教育、理解科学幼小衔接工作。育儿荟项目——定期采集家长的育儿热点话题,选取典型话题进行线上线下的沟通交流,分享育儿经验,增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家研社项目——围绕教师与家长沟通中的典型问题,展开研讨,相互支招献策,提升教师的家园社工作能力,进一步激发教师做好家园社沟通的意愿。

梳理可辐射的成果,形成基于活动的推广驱动。以学期为单位,组织家委会成员以会议形式对家园社协同育人工作进行盘点和回顾,听取家长代表对园所工作的评价和反馈;以学年工作总结的方式,围绕活动工具、工作流程、项目运作等内容,梳理经验成果,以文字和影像进行固化,并借助园所的培训分享会、对外的微信栏目等方式面向家长和全体教师进行宣传;以园所节日活动为契机,开展和美家长、和美教师、学习型家庭等征集评选活动,挖掘家园社协同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人物,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家园社协同的合力,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五驱机制”是和盛镇中心幼儿园家园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新实践,更是幼儿园美好育人战略的体现。在“五驱机制”的运行下,家园社关系被纳入同一个同心圆中,呈现了更具温度、态度及深度的共同体。未来,幼儿园将持续探索“五驱机制”在家园社协同育人中的创新措施,深化共育内涵,更好地为科学幼小衔接助力。

(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中心幼儿园 甘雪怡)

编辑:母婧潇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