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闯
为切实解决农民工党员去向掌握难、活动开展难、管理到位难、作用发挥难问题,近几年,宁南县通过“321”工作法,建立一系列管理机制,聚力提高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三查”摸清底数。健全“村(社区)清查、乡镇核查、部门抽查”的“三查”机制,对农民工党员实行建账管理。每月村(社区)党组织通过逐级排查、微信群报告等方式,全面清理外出农民工党员情况,乡镇党委实地核查、多方印证,县委组织部根据台账随机电话抽查核实,确保底数清、流向清、状态清。
“双联”抓实管理。厘清外出农民工党员《流动党员证》持有情况,采取灵活形式,组织务工地点相对固定、务工单位建有党组织的91名农民工党员持证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参加组织生活,定期联系流入地党组织掌握其日常表现。针对流动性较大、地点不固定的劳务派遣工或从事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农民工党员,指定村(社区)“两委”干部结对联系,每月打包学习内容、传达相关要求,督促用好书本、线上平台自学,确保离乡不离党、务工不误学。
“一育”强化回引。结合火把节、彝历新年、元旦、春节等“返乡潮”,组织返乡农民工党员开展“回家乡、话发展”等主题活动,开展入户走访、谈心谈话510余人次。动态收集农民工党员困难诉求、务工需求、发展意向等,协调县内桑枝食用菌培育基地、西宁高速建设工地提供务工岗位116个,帮助127名有返乡发展意愿的农民工党员找准产业项目,组织参加烤烟种植、蚕桑养殖、肉牛养殖等技术培训230余人次,帮助6人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累计回引152名农民工党员返乡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宁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