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庭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这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要紧扣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凝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扛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国家战略,凉山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视察指导、始终牵挂于心的地方,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来川到凉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是重要政治任务。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与视察四川及凉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在学深悟透上狠下功夫,深入把握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持之以恒深学细照笃行,确保各项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建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赢得这场持久战,关键要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要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夯实各级党委推动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压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强化协调推动,建强乡村振兴县乡村三级一线指挥体系,健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的合力推进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强化考核问效,将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细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量化指标,以党建责任落实推动乡村振兴责任落地。
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履职能力。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再立新功,就要用自己的能力本领、担当作为、专业知识服务乡村,确保交上更加优异的答卷。要始终把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注重锻炼过硬本领,推动基层干部争做发展“领路人”、群众“主心骨”。要加大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提升基层干部抓发展、促振兴的能力水平。要做好培育工作,发挥乡镇、驻村干部传帮带作用,协助村党组织书记把方向、定措施、促发展,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想方设法盘活资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想方设法推动群众增收。强化监督管理,建立村干部坐班值班、包片联系、入户走访等制度。要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优化乡村留才环境,大力实施人才项目,培养一批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发挥本土人才优势,着力搭建干事创业舞台,持续开展“我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活动。要建好后备力量“生力军”,落实后备力量选育管用,注重从优秀退役军人、本土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中推选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有致富带富能力的党员担任村干部,常态化做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储备,并及时把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补充进村“两委”班子,引导广大年轻干部奔赴乡村振兴一线。要坚持尽锐出战,提升帮扶成效,落实联村帮扶和驻村工作责任,发挥帮扶单位、驻村干部帮扶优势,推动帮扶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当先锋、作贡献。(作者单位/雷波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