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2024年5月下/第10期
技能人才社区的“聚才兴业”解法
2024-05-20 16:01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资阳市打造技能人才社区,实现人才引育、创新孵化、产业加速、生活服务集于一体。

文 / 叶明


罗长城(图左)正在与员工一起打磨脚模。供图 / 资阳组

走进四川渝成制鞋产业园,只见资阳市罗长城制鞋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罗长城正带领员工进行脚模研究。他说:“要让每位女性都穿上属于自己脚型的高跟鞋。”

罗长城是资阳技能人才社区(以下简称“技能人才社区”)孵化的高技能人才之一。在技能人才社区,还有坚持“一辈子干好一件事情”的“四川工匠”陈彪,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土地的“国家林草乡土专家”向洪智等技能人才3.57万名,其中高技能人才1.8万名、“四川工匠”等领军型人才117名。

人才不断汇聚的背后,是资阳市以创建“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为契机,打造“资源集聚、政策集成、服务集中”技能人才社区的成果,是坚持党管人才、打造成渝发展主轴特色产业人才聚集地的生动实践。

突出需求导向

一体化推动产才融合

“我为什么选择返乡创业?”四川朗特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特鞋业”)行政总监龚朝晖回忆说,“除了优质的营商环境,党委政府的满满诚意让我感动。比如,每逢过节,我都会收到来自家乡技能人才社区发来的一封家书,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亲人般的关怀,让我无比渴望投身家乡建设。”

这些年,在市、县(区)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和朗特鞋业的牵线搭桥下,鸿星尔克、三宝鞋业等企业纷纷到资阳发展。这些企业,给资阳带回了600余名成熟的产业技能人才。

坚持缺什么引什么、用什么育什么,资阳市以打造技能人才社区为抓手,统筹推进产业人才引育用一体发展。

“技能人才社区通过‘一张清单数家底、一封家书诉衷肠、一腔关怀添暖意、一片真心共发展’的联络模式,引导资阳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资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前在园区看到的车牌号基本上只有川M开头的,现在川A、闽C、浙C、粤S开头的车牌号随处可见。”安岳瑞鑫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永江通过观察园区车牌号,感受到资阳在外务工人员由“孔雀东南飞”到“春暖雁归来”的变化。

为了盘活闲置人才资源,技能人才社区创新“园区总部+卫星工厂+家庭工坊”人才链式发展模式,延伸用才触角到家庭,带动2200余名产业工人由“工”变“匠”。“如今,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挣到了钱,也能照看家庭。”安岳县岳新乡“卫星工厂”产业技能人才罗进有感而发。

不仅引得进、用得好,关键还要育得出。技能人才社区针对社区企业用工需求,整合在资阳的职业院校资源,采取订单式、新型学徒制等方式,推动专业与产业耦合发展,源源不断输送青年技能人才5800余名。

突出先行先试

小切口赋能改革创新

“什么是产业技能人才?没有认定标准、没有评价体系一直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一大困惑。”安岳县委组织部机关党委书记刘力立介绍,2021年,安岳县抢抓首批“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契机,聚焦产业人才缺乏认定标准、评价机制不活等难题,先行先试、纵深发力,探索产业人才自主评价,让“土专家”“田秀才”有为有位。

“星级技能评定”正是技能人才社区在安岳县先行先试的一大亮点。当地出台鞋纺、柠檬产业技能人才星级评定办法,对照国家职业标准,设置五个星级技能等级。其中,三星级及以上人才纳入人才库管理、享受人才待遇,评定结果全市通用,并作为企业选人赋薪重要依据。

“与鞋子打了几十年交道,没想到自己还能被评为五星级技能人才,很激动。”罗长城感慨道。

技能人才社区积极探索人才自主评价,对企业急需但无法纳入现有人才评价体系管理的“偏才”“特长生”,由企业申请、审核认定后,纳入管理、配套服务,真正做到“谁用才、谁评才”。

“去年,通过自主评价,我们破除唯学历、唯职称等倾向,留住了两名企业发展急需的业务骨干。”朗特鞋业董事长谢春明说。

突出靠前服务

立体式厚植发展沃土

围绕企业要什么、人才渴望什么,技能人才社区推出“抱团式”“赛马式”和“保姆式”服务,以最舍得的态度、最贴心的服务“筑巢引凤”。

四川渝成制鞋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邹代强说 :“每周都有市经信、人社等职能部门的同志来技能人才社区现场办公,如果企业有问题、有诉求,他们直接协调解决。”

自2021年推出“周五服务官”制度以来,技能人才社区累计收集解决各类问题诉求266条,协调解决81名企业人才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

“在这里,不仅包吃包住包子女读书,还有机会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帮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技能。”来自鸿星尔克的许祖辉说,“去年,我获得了川渝制鞋产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工资因此涨了不少。”

近年来,技能人才社区将“以赛育才”作为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通过技术比武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技术能手等领军型人才45名。

社区还突出“家”的氛围营造,通过设置阅读、心理咨询、健身、微心愿等功能区,开展读书分享会、心理疏导等活动47场次,点亮“微心愿”19个,配套儿童之家,提供人才子女课后作业辅导服务,让人才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工作。

“技能人才社区坚持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合一’的发展理念,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服务从优、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以良好人才生态关心成就技能人才,以技能人才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作者单位/中共资阳市委组织部)

编辑:陈建佳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