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的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光荣历史,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为民本色。立足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站在人民立场,倾听群众心声,积极接受监督,更加紧密地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时,善于融合群众智慧,将民众的建议与决策相结合,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与动力。
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民之所望,斯我所向。”这句古训嵌入了为政者的责任与使命。对此,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党和人民联系的桥梁纽带,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深刻领悟这句箴言的内涵,无论身处何种职责岗位,都要将人民的需求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时刻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将实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不仅在问题面前耐心聆听,更要深刻体察群众的期盼,实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真实反映群众诉求。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断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公仆意识,除了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既期待着、也关注着,要主动公开工作,接受群众的评议和批评,勇于面对问题和困难。在接受群众监督的过程中,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虚心听取不同声音,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不断增强我们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自我监督和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善于融合群众智慧。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智慧的源泉。在治理和决策中,党员干部要善于融合群众的智慧,将民智凝聚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政策和解决问题时,要主动倾听基层的声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认真分析、研究群众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决策、高效执行。党员干部要让群众成为我们工作的参与者、建议者和评价者,充分融合群众的智慧,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伟大事业取得新成效。
(成都市武侯区委员会组织部 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