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
屏山县:“三个优化”推动人才一线耕耘
2023-04-03 13:21来源:四川党建网

屏山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持续实施“屏聚英才”计划,不断优化人才体制机制、培育举措、服务环境,鼓励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以强大的“人才引擎”激发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优化体制机制,“三条通道”促人才流动。设立国有企业人才选择流动通道。出台《屏山县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通过面向市场公开选聘、面向机关定向选派、面向企业选拔竞聘等方式,选派事业单位经济、城建、农业等方面专业人才到县属国有企业挂职锻炼。设置半年过渡适应期,着力解决县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发展中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公开引进4名县属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促成5名事业单位专技人才赴县属国有企业任职。设立卫生人才县乡流动通道。探索公立医院“编制+员额”“岗编适度分离”“县招乡用”等机制,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设立屏山县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成立“医联体”4个,整合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和岗位资源,实行人才集中招聘、统一调配、捆绑考核,按需下派到乡镇卫生院,采取“雇员制”引进编制外人才,近3年先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54名,下派26名卫生人才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有效缓解基层“无人看病”的难题。设立教育人才辐射流动通道。出台《屏山县教育人才激励办法(试行)》《屏山县帮扶民族乡学校教育的实施方案》,做实城乡一体化教育集团,加大县内乡镇间、城区及周边学校间教育人才流动力度,从城区及周边学校抽调教育人才充实乡镇学校,县内优质学校选派31人到艰苦边远的2个彝族乡镇支教,教学质量薄弱学校到城区优质学校跟岗学习25人,外派“三区”支教30人,县域内顶岗交流300余人,选聘城区教师201人。

优化培育举措,“三类平台”助人才成长。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建立产业、项目和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三张清单,持续深化“政府+协会+企业+院校”合作共育模式,开展有机茶叶示范基地建设、白魔芋种质资源保护及扩繁技术研究等22个项目合作,建立纺织、茵红李等县域主导产业专家工作站,引进开发新品种104个,推广新技术68项,获得授权专利221项,建成示范基地42个。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制定《屏山县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八条措施(试行)》《屏山县乡村振兴万名人才培育工程》等基层一线人才支持举措8项,实施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五类乡村振兴人才专项行动,组建中、省、市、县四级科技科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实施“大专家+小专家+土专家”培育模式,推荐本土人才参加省、市级领军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调训49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200余人次,解决生产技术问题2000余个。搭建对外交流平台。建立东西部协作产业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交流协作平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大学等30余家高校院所开展人才交流合作,与嘉兴市海盐县、秀洲区、嘉兴港区等3地双向互派教育、医疗、文化等人才交流学习41人次,选派20名干部人才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援助服务,实现区域间人才智力资源共享。

优化服务环境,“三项保障”提人才活力。在生活经济上保障。制定《屏山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实施办法》,综合各乡镇距离县城远近、工作条件等,由低到高划分为四类标准发放乡镇工作补贴;实行乡镇年度考核奖水平按高于县直机关同职务(职级)人员的20%比例核定,切实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和长期在乡镇工作人员给予倾斜支持。在服务水平上保障。在中心镇设立片区人才服务站,设立乡镇人才驿站,将服务触角全面延伸到乡镇,动态建立片区人才信息库、产业资源库,全面推行“志愿红”“帮办绿”“咨询蓝”三色服务模式,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等10余项精细化服务。开设人才风采行专栏,大力宣传高层次人才、乡土人才等典型人物事迹138条,在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评选12个“屏聚英才”杰出贡献奖。在政治待遇上保障。坚持人才“从一线来、到一线去”理念,建立健全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信访维稳等“四个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人才机制。2019年以来,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五方面人员”中选拔1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编辑:母婧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