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党建搭台 培育职业农民
2021-11-10 16:33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探索“党建+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管理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文/本刊记者 周盼

近年来,四川紧扣乡村振兴、“10+3”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需求,坚持推进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供给型向需求型转变、技能型向复合型转变,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民队伍。其中,广汉市抢抓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机遇,探索“党建+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制定《广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认定管理办法》,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管理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目前,广汉市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97人,其中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的551人,试点对象职业化率达86%。

遴选人才 “持证”上岗更专业

广汉市小汉镇峰昌村的向元俊,是2017年广汉市首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之一。“持证”上岗后,他不仅能优先享受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参加学习交流、培训,还可以享受最高60万元的贴息贷款等政策。

而该证书的颁发,正是广汉市建设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的举措之一。与传统农民相比,“持证”职业农民到底“新”在哪里呢?

“主要‘新’在技术和观念上。”广汉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学校校长包慧娟说,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之一就是要求其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结合“两新”党建工作、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广汉将全市1123名家庭农场主全部纳入培育对象库,专门制定既考察“才”更突出“德”的遴选办法,真正把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选出来。

一方面,在标准上增设“准入门槛”。除对文化程度、收入等6项基本条件进行考察外,还将职业认同和职业行为作为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在程序上强化“联审公评”。严格采取家庭农场主自愿申请、属地镇初审、职能部门审核、领导小组复审的“双向四级”审查程序,并引入行业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以益农助农成效和群众认可度为维度进行综合考量。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意识增强,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从根本上提高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

向元俊的“农业履历”就相当典型。向元俊大学毕业后曾经在外务工10余年,2011年他注意到成都出现了新的消费模式――请客人自己到草莓园采摘,每斤高达25元的采摘价格,竟然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我家也是栽种草莓的,传统的采摘和售卖模式每斤草莓最多只能卖5元~8元。”于是,向元俊开始学着通过网络宣传自家的草莓栽种基地,邀请游客前来采摘草莓。“没想到每斤定价12元的草莓,竟供不应求。”向元俊说,这样的场景让他下定决心辞职回乡当起了农民。通过遴选参与职业农民培训,并取得证书后,向元俊联合周围村民成立了广汉市新发果蔬专业合作社,由他来担任社长,带动社员用大棚替换小拱棚种植草莓,并通过对种植技术的创新改良,将草莓的上市时间延长至半年,产量也由500公斤/亩增加到1500公斤/亩,让种植户的经济收入达到原来的1.5倍。

富脑强能 助力“新农人”开拓新天地

今年8月4日,农业农村部2021年度“全国十佳农民”30名提名人选正式公示,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村民杨萍成功入围,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提名的农民。

作为土生土长的连山镇人,杨萍会驾驶和使用拖拉机、旋耕机等各种农机具,且拥有多年农业项目经营和管理经验。面对如此优秀的“本土”农业人才,广汉市农业农村局早在几年前就主动抛出“橄榄枝”,放宽遴选条件,将杨萍吸纳为首批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市里请来了省农科院专家为我们上课,不仅给予我们农业生产全程技术指导,还鼓励我们多走出去看看,增长见识。”杨萍说,这让她对自己“新农人”的身份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参加完职业农民培训后,杨萍组建了广汉市麦浪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始在广袤的田野上大展作为。“以前,我们合作社是以流转方式进行耕种。现在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村民致富,我们以土地入股的方式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一起种粮致富。”杨萍说,这也是她从培训课堂上得到的灵感。不仅如此,杨萍在种植粮食的同时,还开起了艺苑农业观光有限公司,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200多亩生态观光园。“我要发展农、牧、渔循环农业,种植葡萄、柑橘、杏子等果树,树下养殖家禽家畜,粪便用于发酵产生沼气沼液,还要在池塘里养鱼和小龙虾,真正实现农业循环发展。”

“结合‘两新联百村’工作,把‘农学结合’贯穿全过程,在开设‘室内、田间、基地、线上’四大课堂基础上,更加注重弱项提升、跟踪培养,使职业培训切实成为‘换脑子’‘长本事’的过程。”包慧娟表示,一是实行“导师制”授技术。按照5:1的比例,结合试点对象领办创办的家庭农场产业类型,精准匹配20名省农科院专家及具有高级职称的农技人员作为导师,给予农业生产全程技术指导。二是实行“寄学制”转观念。打破本土培训惯例,与长三角等地区高等院校及知名农业企业联合育才。去年,广汉市共选派了20余名优秀试点对象“走出去”开眼界拓思维。三是实行“辅导员制”教政策。从农口部门中选配结对帮扶人,以“一对一”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送政策大走访”,帮助试点对象第一时间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我们还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发展党员等工作,注重解决好职业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从社会、政治层面给予更多关注和呵护。”广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有15名职业农民进入村(社区)干部队伍,去年13名职业农民被吸收进党组织。”(责编/陈文娟)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