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犍为县:生态宜居产业兴 乡村蝶变绘新景
2021-10-21 11:07来源:四川党建网
初秋清晨,犍为县清溪镇灌引村村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晒着暖阳,拉着家常,话语之间,幸福满溢。在他们身边,漫山茉莉、乡风文明,现代田园风光浑然天成。这样的景致在清溪镇村举目皆是,犹如走进色彩斑斓、充满希望的绿野仙踪。

近年来,犍为县以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坚持党建引领,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党委引领 “共识”变“共治”

清溪镇灌引村地处犍为县城乡接合部,由3个村合并而成,村情民意复杂,社会治理任务繁重。村级建制调整后,村党委坚持党建带群建,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村小二”服务队、矛盾纠纷调委会等“一约一队五会”治理机制,吸纳村里的老党员、复退军人、离职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构建了德治、法治、自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成功探索出灌引村自己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的模式,解决了社会治理、为民服务、产业发展等问题,成为犍为破解村级组织软弱涣散难题的重要举措,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焕发新的生命力,激发了乡村治理的内动力。

党员带头 “家园”变“花园”

建设美丽家乡,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清溪镇党委以“庭院干干净净,村貌清清爽爽”为目标,发动全镇党员群众,全域铺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颜值”。党员们带头参与家乡建设,在龙门村,原本只有1米多的村道拓宽至4.5米,村民主动集资,谋划发展“山上果、山下花”旅游产业,建设“郡上龙门”桃花游园,开展“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一年时间,该村从“名不见经传”华丽转身为“网红打卡地”。

在犍为各镇村,党员带头实干,群众配合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也成为新“潮流”。全县共成立160余个理事会,群众自发参与村级治理,做到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自己的村庄自己建,干得怎么样自己参与评判。去年以来,全县共新(改)建公厕434个、户厕9411户,绿化美化农村公路218公里,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风貌改造和庭院整治,村民自治缴费治理生活垃圾,充分做好美化文章,凸显乡村品位,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产业带动 “颜值”变“价值”

入夏的气温逐渐升高,犍为县茉莉花现代农业园区仍吸引许多游客纷至沓来。近年来,犍为县委坚持聚“散”为“整”、积“小”成“大”的发展思路,引导清溪镇茉莉花产业集中连片村组建“联村党委”,“聚力出拳”扩大茉莉花产业规模,大力招商引资,建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文旅、田园乡村”三大功能于一体的“茉莉博览园田园综合体”和天御新农新城茉莉茶农产品集散中心。目前,清溪镇茉莉花种植面积达2万亩,成为四川规模最大的茉莉花产业基地。

利用“高颜值”提高“产值”的成功探索,让清溪镇经济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华丽转变,使整个犍为生态农业旅游呈现出从零星发展到集群扩张的喜人态势,为农民带来了更多收获。2020年,园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万元,比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21%。

依托产业,乡村发展才有生命力。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农业、旅游观光、生态、文化等协同发展,乡村发展才可进入高质量的“快车道”。(犍为县委组织部 白洁)
编辑:母婧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