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深化治理 社区绽新颜
2021-09-10 10:48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杨洋 本刊记者 蒋筱青

“如今的社区,不论是办事环境还是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社区还开辟了阅读区等居民活动空间,很实用。”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互和社区居民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很满意,温馨的氛围、便捷的服务,一改居民对城乡接合部社区“治理无序、服务差”的印象。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是乐山市加强和推进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治理的举措之一。目前,全市已完成55个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工作。

在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外,乐山市还通过建立健全小区党组织、发挥社区“两委”班子作用、大力整治社区环境等,让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面貌一新。

亲民化改造后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供图/乐山组

党组织引领“微治理”

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是大中城市中心城区、县城所在地中心城镇与周边农村交接的建制社区,区域内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混居,兼具城乡两方面的治理特征。

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的玉津花城小区,承接了冠英镇30%左右的征地拆迁群众,具有“规模大、人员杂、矛盾多”的特点,是冠英镇基层治理问题较多的小区。

玉津花城小区居民回忆,小区建成初期,因尚未组建业主委员会,业主“遇事无人管”的问题频频发生,大家的居住体验差、幸福感很低。为破解小区治理难点,冠英镇党委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微治理”模式,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活力。

近年来,冠英镇党委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双向摸排,锁定玉津花城小区党员52人,上门动员6名流动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到小区,建立完善小区党员台账,第一时间组建玉津花城小区党支部。同时,按照“政治素质强、群众基础好、工作经验丰富”的标准,镇党委精挑细选配齐配强小区党支部班子。

在小区党支部的带领下,业主委员会、党员服务队相继成立,停车收费、广场舞扰民等20多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小区党支部逐渐成为小区管理服务的“主心骨”,“遇事先找党组织”已经成为小区业主的共识。

玉津花城小区的治理模式,是乐山市推进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治理的缩影。通过开展“支部建在小区”“常青树”等专项行动,乐山市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的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治理格局,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如今,通过按照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商品房小区等分类推进“红色物业”、开展“党员第一现场”为民办事等活动,乐山市已经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3.4万余件。

社区里有“贴心人”

茶花社区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是一个常住人口多、居住密度大、老旧小区多、管理难度大的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

在茶花社区,党委书记宪松妹和其他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是居民口中的“贴心人”。这背后,是宪松妹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在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治理中走出了一条创新路,让茶花社区居民收获幸福。

“茶花社区面积1.2平方公里,有住户5532户,户籍人口0.8735万,常住人口1.4万。”宪松妹介绍,让社区“两委”班子最头疼的就是老旧小区的治理问题,“茶花社区共有108个小区,其中只有7个小区有物业管理。”

如何帮助居民将老旧小区管理好,营造和谐居住氛围,成为茶花社区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满足群众需求,宪松妹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优化调整社区居民小组和网格,将社区划分为19个居民小组(网格),创新建立“社区+片区+小组”的三级治理体系,优化了层级序列,缩短了服务链条。

此外,茶花社区为进一步解决老旧小区难题,将重点难点老旧小区划分到各个治理网格,由所在区域居民小组长联系帮扶,组织成立自管委,吸纳热心业主、党员等群体加入小区治理,组织开展日常保洁、设施设备维护、兴趣活动等,增强业主治理小区的责任感。

建设美丽“城北新区”

“把环境卫生搞干净,自己住得舒坦,也能给其他人留下好印象。”作为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和“城北新区”,乐山市市中区棉竹铺社区位于乐山市北大门,距离中心城区5公里,近年来,通过环境整治,居民的参与度、幸福感极大提升。

棉竹铺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至今,棉竹铺社区经历了两轮村级建制调整,管理面积和人口都大幅增加。推进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治理,环境治理成为棉竹铺社区焕发新气象的“重头戏”。

在市场管理上,棉竹铺社区重拳出击,针对城乡接合部临时农贸市场“脏乱差”的问题,组建专人深入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在人居环境治理上,棉竹铺社区实招频出,制定了党员包户、月度考核、红黑榜等环境治理配套制度,激发广大居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内在动力,增强环境治理意识。

棉竹铺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还积极开展垃圾清理、污水治理、风貌提升、移风易俗、完善基础设施等各项工作,多点发力、统筹推进,让社区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其中,社区利用206万元乡村振兴专项债券资金,大力推进农村阵地、道路等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

在棉竹铺社区石桥新村聚居点,一排排棕白相间的三层小楼鳞次栉比,128户拆迁农户居住在此。通过大力整治环境,居民们房前屋后花草丛生,呈现出一派优美舒适的新农村风貌。而像这样的场景,在乐山市也将越来越常见。(作者单位/杨洋  中共乐山市委组织部) (责编/范吴瑕) 
编辑:母婧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