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川渝携手 让资源变产品
2021-08-24 14:41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CQDK全媒体记者 唐余方

风过南川闻药香。作为我国著名的植物资源基因库,重庆市南川区拥有极其丰富的特色生物品种。这些藏在大山里的生物资源,吸引了许多科研人员的目光。我国著名生物遗传学专家、四川大学教授丁显平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由四川大学、重庆市南川生物技术研究院以及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共同组建的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在南川成立,丁显平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成立之初,我就给团队定下一个梦想:依托实验室,推动川渝两地的地下资源向地上资源转移,变‘生物资源优势’为‘生物产品优势’。我们一直在为这个梦想而坚持。”丁显平说,在团队的努力下,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在特色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梦想正一点点变为现实。

共搭舞台

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园区内,珍稀树种木波罗、金佛山特色物种山桐子等特色生物长得郁郁葱葱。对丁显平来说,南川这片土地,既是他的故乡,也是一个造梦的地方。

丁显平从小就对金佛山蕴藏的生物资源很感兴趣,在离开南川的20多年时间里,他一直关注着这里特色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发展。“南川的特色生物资源尤其是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但一直没有将‘生物资源优势’变为‘生物产品优势’。”丁显平说。

2011年,丁显平向有关部门建议,四川和重庆可以共建一个实验室,将双方的科研力量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川渝两地特色生物资源的联合研发。这一建议很快得到川渝两地相关部门的支持。2012年8月,国内首个省际共建重点实验室“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在南川成立。

“之所以把实验室建在南川,正是因为看中了这里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丁显平说,实验室确定了“引领地下资源向地上资源转移”的发展定位。

聚焦地上的特色生物资源,一批四川和重庆的科研人员在这里持续开展金佛山杜鹃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南川木波罗基因组学研究及功能基因定位等研究,为川渝两地特色生物资源的应用及进一步开发奠定了扎实的科学基础。

共享资源

得益于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金佛山方竹正在突破地域生长限制,从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区不断向下拓展。

“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金佛山方竹,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丁显平说。长期以来,金佛山方竹因其生长海拔高,存在产量低、采挖难、运输难、加工难等问题,未能形成规模化种植,更无法量产。当地百姓一直希望能将金佛山方竹移下山,但都没成功。

为了让金佛山方竹成为不挑生长环境的经济作物,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借助四川和重庆两地的科研资源,从2014年开始采用分子遗传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对金佛山方竹进行低海拔驯化,经过若干次试验后,最终通过分子遗传育种技术,让金佛山方竹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区扎了根。不仅如此,丁显平团队还在南川成功建立了中国方竹种质资源库。

“目前,金佛山方竹的生长成效明显,以前在高海拔地区的亩产只能达到100公斤—150公斤,但现在亩产可以达到1000公斤—1500公斤。”丁显平说。这些年,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一直面向川渝地区乃至全国的特色生物资源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逐渐让一些稀有的特色生物资源变成当地百姓的致富来源。

共解难题

由于传统的种植习惯,南川的药用植物普遍存在连种障碍问题,容易出现根腐病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修复生物的生态系统,光靠我们一个团队是无法彻底解决的,必须要借助其他科研力量。”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成员包善飞博士说。

2020年,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丁显平团队与四川洪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一起攻克多种植物尤其是中药材和特色生物的连种障碍难题。

今年4月18日,四川洪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农业专家陈兵和罗恒来到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仔细了解了南川药用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情况,并很快启动了采样工作。采样结束,包善飞与陈兵、罗恒又带着样本赶往四川省遂宁市,继续完成相关试验。

“我们在采样过程中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土传病害现象就很严重。产业要想发展得好,就必须解决产品在生长过程中的一切问题。”陈兵介绍,双方的合作这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他们会和实验室的专家们一起制定整套生物技术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与两地的合作更为广泛紧密。比如2020年,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辐照团队就成功入驻实验室,为研究特色生物资源诱变育种和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共聚人才

从2012年成立至今,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不仅成为两地特色生物产业的联合研发平台,更是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019年7月,四川人何娇雨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进入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研究的项目和内容比较多,让我有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在这里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我的收获特别大。”何娇雨说。

当年,丁显平一个人带着小团队来到南川,他们既是研究人员,也是设计人员,将实验室一点点建了起来。如今,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选择追随他们的脚步,通过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来为川渝两地特色生物产业的发展服务。

“实验室现在聚集了许多海内外尤其是川渝两地的优秀科学家和精英人才,目前有固定研究人员30多人,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30多人,为川渝两地特色生物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丁显平说。

最近,丁显平团队还以实验室为依托,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杰克·邵斯达克教授在四川建立的研究院——邵斯达克成都高新大核酸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又引进专家人才,在南川建立了重庆金佛山高等研究院。“我希望将来能以该研究院为基础,在南川创办一所以中医药研究和深开发为主要方向的大学,这是我们团队的又一个梦想。”丁显平说。
编辑:黄敏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