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老区振兴正当时
2021-06-24 16:47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位于大巴山深处。曾经,它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如今,王坪村积极谋发展,依托红色资源发展旅游建设新村,逐渐实现华丽转身。

文/李燕林 本刊记者 黄薇

天一点一点亮起来,山顶的雾气渐渐散去,山上矗立着的万余方墓碑逐渐显现出来,庄严肃穆。这些洁白的无名墓碑上,一枚枚红色的五角星,显示着烈士们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

这里是位于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也是红军自己修建的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陵园。在红军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引下,王坪村人延续红军精神、积极谋发展,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为乡村注入“绿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新村。供图/通江组

一座陵园,一生守护

时间回溯到1932年秋天,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撤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15日,红四方面军在陕西省西乡县钟家沟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的钟家沟会议,作出“进军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从1932年12月到1935年3月,川陕军民团结一心,历经解放通南巴、反“三路围攻”、三次进攻战役和反“六路围攻”等战役,创建了以通(江)南(江)巴(中)平(昌)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两年多的革命斗争中,12万巴山儿女先后参加红军,4.8万人壮烈牺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孕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并传承至今。

1934年7月,伴生于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王坪红军烈士墓,成为全国唯一一座由红军为牺牲战友建造的最大的烈士墓。镰刀斧头辉映的纪念碑,镌刻着红军将士坚贞不屈的信念;气势磅礴的烈士墓,寄托着人民对革命英烈的深切缅怀。

如今,烈士墓已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长眠于此的25048名红军将士英灵,代代相传的红军精神,已成为激励后人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红军烈士陵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眼中泛着泪光,讲述着一段往事:“我们这里参加红军的人多,但是活下来的人少,他们为了新中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父亲说红军是我们的恩人,我们子孙后代不能忘恩。”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七十多岁的王坪村村民王建刚守着烈士陵园,一守就是三十多年。

最近几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不便的王建刚,连走路都有些吃力,他的三个儿子便接替他,成为红军烈士陵园的第三代守墓人。

王建刚的二儿子王君权说:“父亲一直教育我们一定要感恩,我们一定会接好这根‘接力棒’,像他一样用一生去守候这座精神家园。”

一方热土,一路芬芳

正是有王建刚老人这样的守墓人的坚守,有王坪村村民的不懈努力,王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沿着石梯而上,依次通过铁血丹心广场、千秋大道、陵园核心区、总医院旧址群等地,就能登上最高点大城寨。大城寨位于陵园后山,四面都是悬崖峭壁,是当年保卫总医院的制高点。

从大城寨俯瞰,除了依山而建的陵园外,还有不远处的王坪新村聚居点。一排排整齐的川东北民居,镶嵌在青山之间,四周环绕着1500多亩的茶叶、中药材和红心猕猴桃产业园……这一切,共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曾经的王坪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当地群众生活拮据。但是王坪村人没有放弃,2011年,以烈士陵园修缮为契机,王坪村开始实施以烈士陵园为核心、总医院旧址群为基础、新村建设为亮点的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与此同时,王坪村人坚持以农业产业为根本、旅游服务为核心、特色院落为载体、红色资源为灵魂、为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打造乡村红色旅游。

“没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哟。”李鹏华是土生土长的王坪村人,从小浸润着红色文化长大的他,开办了农家乐,并免费为参观者提供茶水和椅凳。“走累了歇一歇,喝上一杯热茶,心里都是暖洋洋的。”李鹏华说。

李鹏华介绍,自家的熏制腊肉、有机蔬菜、纯天然野菜、自酿猕猴桃酒等很受参观者青睐,“旅游旺季,村上近十家农家乐都爆满,不少参观者还会带一些农家土特产回去馈赠亲朋好友。”

纪念一段光荣岁月,铭记一份精神财富。每年大年三十,王坪村村民会前往烈士陵园祭拜先烈,远在外地的村民也要赶回来参加这一庄严肃穆的活动。每年清明,红军烈士的后代会手捧洁白菊花,前往革命遗址遗迹,祭拜为革命洒下热血的亲人。

王坪村党委书记殷雄介绍,该村还依托党史学习教育契机,积极开展“我是党员我在岗”“有事找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流动红旗”定期组织开展“红星党组织”“最美红军精神传承人”“最美红军陵园守护人”“最美红色文化发扬人”等评选活动,在全村营造“拼干劲、比实绩、争先进、知感恩”的浓厚氛围,努力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成现实。(责编/蒋筱青)

记者手记:

在红军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引下,王坪儿女满怀感恩、聚力奋进,让建设新家园、成就新生活、实现新梦想这个美好愿景不断变成现实。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宽阔的健身广场、绿树红花掩映下的农家小院……王坪村绘制的这幅乡村画卷让人不想走,还想来。

编辑:母婧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