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2021-06-24 15:09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是近年来四川省部署开展的涉及最广泛、群众最关注、影响最深远的重大基础性改革之一。在高质量完成“前半篇”文章之后,四川省接续做好“后半篇”文章,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底部支撑。

文/本刊记者 刘艳梅

游戏区、故事角、活动室……在盐亭县黄甸镇,由原定光小学改建的镇公办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在不同区域自由玩耍。

甜橙、桃子、藤椒……除了种植有3000余亩的各种特色产业外,由四村合并而成的三台县景福镇宋观庙村,还发展了近1000亩的稻鳅养殖、小龙虾养殖等产业。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两项改革”后,梓潼县观义镇便民服务中心承接了115项办理事项,通过推行“组收集、村集中、镇办理”三级服务,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高效率,赢得群众纷纷点赞。

6月,行走在绵阳各镇村,“看得见”的变化正在发生。作为我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唯一的综合试点市,绵阳市委、市政府紧扣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扎实推进综合试点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乡村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台县城 供图/三台组
盐亭县黄甸镇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 图/刘艳梅
三台县景福镇宋关庙村村民在便民服务室开证明 图/刘艳梅
在盐亭县黄甸镇凤妮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孵化中心工人正在有序开展工作 图/刘艳梅

优化资源配置 盘活闲置资产

过去,因责任分工不明、执法权限欠缺,乡镇需要面对许多“看得见管不了”的问题。为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绵阳各地因地制宜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自主优化机构、配置编制来激发内生动力。

安州区创新推行“基本编制+浮动编制+周转编制”核编法,建立乡镇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使用浮动编制向桑枣镇、河清镇等重点镇或特色镇增加编制,解决了乡镇核编不科学、力量分散等问题。

三台县以改革为契机,推动乡镇扩权赋能,将县直部门所属的站 (所) 交由乡镇管理,对未下放的,赋予乡镇管理权、任免建议权、考评考核权。

在三台县芦溪镇,原有的水利站、农机站、广电站、国土所等9个派驻机构,整合为现在的畜牧站、司法所、市场监管所、自然资源所,县级部门与乡镇实行双重管理模式。芦溪镇党委委员、组织统战委员王红梅介绍:“双重管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对派驻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通过乡镇全权考核打分,能够有效调动他们在乡镇工作的积极性。”

如何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是改革后面临的一项现实课题。通过改建、出租等方式,三台县立新镇高棚村在盘活闲置资产方面寻得“突破口”。立新镇党委书记杜召云介绍,高棚村由原高棚村、新景村和石梯村“三合一”组成,合村后,原新景村和石梯村的办公场所和活动阵地腾了出来。高棚村便将原新景村200平方米的活动阵地改建成蔬菜产业集散地,出租给外来蔬菜贩运商,一年收取7000元租金。同时,将原石梯村373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出租给外来企业,一年收益8000元。“合村后,大量闲置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实现整合利用,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村里的蔬菜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高棚村党委书记崔兴江难掩激动。

据统计,“两项改革”以来,绵阳市共计摸排出镇村闲置公有资产89.88万平方米,目前已利用多种灵活方式盘活镇级闲置国有资产18.3万平方米,盘活率67.23%;盘活村级闲置集体资产36.99万平方米,盘活率59.03%。

补齐规划短板 提升发展质量

检验改革成效,最终要看发展实效。改革之后,镇村空间扩大了、发展框架拉开了,对发展的理念、方式、条件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强化规划引领。

黄甸镇位于盐亭县腹地,距县城17公里。“两项改革”后,全镇面积13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1万人,辖12个村、3个社区。作为全市乡村规划建设试点镇,黄甸镇党委政府明白,要建成“四川省百强中心镇”,打造“盐亭经济副中心”,必须推进改革由“物理变化”向“化学变化”转变:

高标准国土规划绘就蓝图——规划形成了1个中心城镇、2个新型社区、4个中心村、2个特色村、6个基层村所组成的五级镇村体系,形成了黄甸镇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构思。

新兴的产业布局徐徐展开——构建以蛋种鸡产业为主导,杂柑、藤椒、生猪为基础,蚕桑、中草药为特色的“1+3+N”农业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路网建设工程、水利设施提升工程、市政设施改造工程陆续开工,场镇通信、电力网线整治和美化、亮化全面完成。

2020年,贵州凤集集团看中了黄甸镇的区位优势和改革带来的资源集聚效应,决定投资3亿元在黄甸镇注册成立四川凤妮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投产以来,仅孵化中心的一台机器每天就能孵化20余万只鸡苗。”四川凤妮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孵化中心副总汪智勇表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蛋鸡苗8000万羽,销售收入2.4亿元,创造利税3000万元,吸纳300余人就近就业。

“镇上能落户这么大一家企业,以前想都不敢想。”黄甸镇镇长胥小世感叹,这就是改革带来的真正红利。

随着改革的深入,绵阳着力补齐规划短板,做强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规划建设农村公路4134公里、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基地13万亩、新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推动461个合并村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融合发展,着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50%以上的建制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被不断激活。

增强服务能力 满足群众期盼

6月3日一大早,三台县景福镇宋观庙村四组民事代办员涂传茂就来到村民吴纯民家,收集好他需要报销的医疗费用资料,为其办理相关手续。“我们夫妻俩行动不便,以前还担心合村后办事距离远了会不方便,没想到现在服务更周到、便捷。”吴纯民感慨道。

“改革中,虽然我们从镇村的数量上做了‘减法’,将原来的宋观庙村、宋武沟村、王家堰村、王太沟村四村合并组建成一个宋观庙村,但我们不忘在服务质量上做‘加法’。”景福镇党委书记何伟表示,为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宋观庙村设立便民服务室,7个常职干部通过业务培训,抽调到镇上各部门实践锻炼,有效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在原宋武沟村、王家堰村、王太沟村设便民服务点,由民事代办员为群众提供“跑腿”服务。

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省推进“两项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撤并前,黄甸镇原定光小学师生加起来不到100人,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孩子们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黄甸小学副校长杜玉翠告诉记者,去年9月,原定光小学整体合并到黄甸小学后,将校舍改建为镇公办幼儿园和黄甸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通过盘活教育资源,整合师资力量,黄甸镇有效提升基础教育供给水平,让孩子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江油市新安镇义新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院内,老人们或是喝茶聊天,或是打牌下棋,其乐融融。在“两项改革”中,原义新镇合并到新安镇,新安镇65岁以上老人增至3386人,占全镇人口的10.7%,养老需求日益明显。对此,新安镇将义新当地敬老院和卫生院资源整合,通过改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档次,大力推行“两院一体医养结合”试点。

“服务中心可提供医疗床位21张、特困人员供养床位110张、社会养老床位100张。”新安镇义新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何建介绍,“这里既治病又养老,服务更专业,开支也可节约不少。”

目前,绵阳市探索推行“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新模式,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4个,养老服务站68个,农村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提升治理效能 实现“人合事合心合”

人民的获得感,就是改革的试金石。除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绵阳各地的基层治理机制也愈加完善。

盐亭县大兴回族乡林园村由原林园村、截流村合并而成,是典型的强村带弱村。合村后,如何迅速实现“人合、事合、心合”,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难题。为此,林园村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获得感为追求,探索出了“自治为本激发乡村活力、法治为要维护稳定平安、德治为基引领乡风文明、共治为荣促进村民团结”的“四治”协同新路径。

大兴回族乡党委书记王淼告诉记者,原林园村与截流村位于同一条河上下游,长期存在上游泄污、下游遭殃现象,为此两方经常发生“口水战”。两村合并后,“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原本伤脑壳的“老大难”问题也迎刃而解。村“两委”组织两方群众反复商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采用中科院紫土试验站建议,创新塔式污水处理法。群众纷纷筹资投劳,筑河堤,栽菖蒲,修建自然生态沟渠6.8公里,将“臭水沟”变成“清水河”,两方群众也因“一河清水”变成“一河亲戚”。

河水变清,人心变齐,其他事情也变得更简单。合村后,林园村统筹用好各方力量,成立了乡贤理事会,乡贤们纷纷参与家乡建设发展,提供发展建议11条,已资助贫困老人和学生5万元,全村上下一条心。林园村党总支书记何小松表示,下一步,村里还将筹建公益事业理事会,建立“孝老助学基金”,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为奋斗打拼的年轻人解决好后顾之忧,为乡村振兴营造文明乡风。(责编/冯雅可) 

【记者手记】
改革,需大胆迈步,稳健前行。在四川,许多像立新、黄甸、景福一样的镇村,在“两项改革”的后半篇文章中书写各自的发展之道,正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通过“两项改革”,全省乡镇(街道)减少1509个、减幅32.7%;建制村减少18429个、减幅40.55%;村民小组减少153713个、减幅39.8%;优化新增社区457个、增幅5.9%,实现了县域空间结构、政权体系、治理架构的历史性重塑。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