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完善人才共育新机制 构筑科技创新新高地
2021-06-10 14:3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赵越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绵阳市涪城区坚定实施人才强区发展战略,以完善人才合作共育新机制为切入点,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着力为加快西部现代化强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构建定期联络机制,全面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首先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培育体系,建立健全校地企定期联络机制,强化互动交流合作。组建联系服务重点高校和企业专班,每季度全覆盖走访驻地高校和辖区重点领域企业,动态掌握人才供需情况。组建服务重点企业“红色专班”,创新召集人制度,挑选相关部门党员骨干组建重点工业企业专班、重点建筑企业专班和重点服务业企业专班,向重点企业派驻专职指导员。同时,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打通快速响应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分类搭建校企人才交流平台,举办“校企双向开放”“高校人才企业行”等人才活动,吸引高校优秀人才支持和投身地区经济社会建设。邀请高校师生到特色园区、重点企业参观考察,为达成合作奠定基础,推动形成需求事项、成果转化和平台建设“三张清单”合作事项。

构建合作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人才质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关键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优化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路径。坚持把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探索构建合作培养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育科学化水平。实行人才培育奖励机制,对校企人才培养项目、技能人才培育职业院校给予专项补助资助。探索用活高校专业教学资源,与高校合作举办高级人才研修班,组织企业高管赴高校研修学习,培养高素质企业“带头人”。实施校企联合“学徒工程”、师徒结对“青蓝计划”,推动企业与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支持校企联合开设“定制班”“冠名班”,建立人才培育基地、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探索市场化运营方式,按照园区主导、学校主管、企业主建的原则,政府集成提供用地、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高校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建立校企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培育基地,合作建设产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构建形成“政产学研用”人才多元协同培育体系。

构建互利共赢机制,全面释放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关键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探索建立有利于人才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构建校企地互利共赢机制,有效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强化人才成长保障,出台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配套人才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安排政策性兑现资金。支持重点企业联合高校申报科技项目,助力顶尖人才团队入选各类人才计划,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搭建高校、企业、科技成果运营机构三方对接平台,探索人才技术入股、产业分红等方式,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与龙头企业联合攻克关键技术。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以及国家级、省级行业“小巨人”企业。聚力打造创新经济圈,聚焦重点方向招引入驻团队、项目,探索构建形成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体系。(作者系中共涪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责编/刘艳梅)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