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以奔跑的姿态接续奋斗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蒋青淞
2021-04-01 15:40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文/本刊记者 冯雅可

人物档案:
蒋青淞,简阳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2017年3月任简阳市石钟镇火烧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成都市优秀第一书记、简阳市“脱贫攻坚青年标兵”、“感动简阳”十大人物、简阳市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等嘉奖。

 蒋青淞在人民大会堂,捧着荣誉再出发。 受访者供图

“快来看看,你们订购的羊肚菌新鲜采摘,我就问问你们,晚上炖羊肚菌的鸡准备好了吗?”3月10日中午12点,蒋青淞趁着休息间隙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一整天,他都忙于火烧庙村的事务与羊肚菌的打包送货工作。

半个月前,32岁的蒋青淞人生中第一次去北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这份荣誉的取得,不只是因为我个人,也是火烧庙村全体老百姓积极奋进、勤劳奔康、共同努力的结果。”荣光之下,是一名奋战在脱贫攻坚前沿的第一书记最质朴的感言。表彰之后,这位第一书记又埋头扎进乡间田野,奔跑在乡村振兴路上。

火烧庙村村民用蔬菜水果摆出国旗图案,为祖国庆生。受访者供图

从失败中走出的“土专家”

2017年3月,脱贫攻坚如火如荼,当蒋青淞得知组织要选派年轻干部驻村帮扶的消息后,主动请战到火烧庙村任第一书记,协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火烧庙村是典型的丘陵干旱山村,虽然距离简阳县城只有25公里,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全靠传统种植生活,收入十分微薄。“第一次进村,车子沿着烂石路一直都在爬坡,路两边几乎都是荒地,连水稻都见不到一茬。”蒋青淞这时才真正意识到“贫穷原来距离我们这么近”。

村里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收入偏低、没有村级集体经济……硬骨头摆在眼前,“再难也要干下去!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在走访了全村77户贫困户、实地考察村里自然条件,并与村干部商讨之后,蒋青淞决定从种植经济作物入手,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来促进村民增收。

起初,村民思想保守,缺乏发展经济产业的积极性,传统的种植观念成为挡在脱贫增收路上的“拦路虎”,村级集体经济账面上更是“一片空白”。为转变群众观念,蒋青淞和村“两委”干部走出“家门”,学习农业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综合考虑到本村缺水、土质偏酸的实际,蒋青淞和村“两委”干部、部分群众代表商量,决定种植抗旱作物紫山药,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

刚开始,看着长势喜人的紫山药,村民们都以为会有个好收成。可天公不作美,一场连续几天的大雨引起涝害,种植的紫山药大多枯萎病死,大半年的辛劳化为泡影。“蒋书记,你是个有想法的人,可好心却没办成事儿啊……”看着枯萎的紫山药苗,村民们都觉得可惜。

“因为我们村地势高、水源少,才决定种植紫山药这种抗旱作物,没想到会有涝害,一想到就心酸。”从种植紫山药的失败尝试中,蒋青淞琢磨出一个道理:要种植好经济作物,必须摆脱 “靠天吃饭”的困境。

经过反复考察论证,2018年9月,蒋青淞和村“两委”一班人第二次尝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设蔬菜大棚,示范种植羊肚菌等经济作物。然而,好事多磨,在流转土地过程中却遇到了难题——有数亩土地横亘其间,始终未能成功流转。“离乡不离土”的观念在部分村民心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一旦土地流转了,似乎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庄大哥,土地流转后,收入绝不会比现在低。”“每年您除了获得固定的土地流转费外,还能到合作社务工,在家门口挣钱”……为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蒋青淞挨家挨户走访,帮着村民算收入账。最终流转土地30余亩,当年争取帮扶资金70余万元,全部建起标准化蔬菜大棚,闯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农企+农户”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有了种植紫山药的教训,蒋青淞知道农业专业技术的重要性。他主动邀请农科院专家到村上检测土质,指导整理土地、改良土壤。建成蔬菜大棚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种植羊肚菌,3月至11月种植甜瓜、苦瓜等作物,全年循环轮作。“菌菜套种”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蒋青淞也慢慢成为种植大棚蔬菜的“土专家”。
同时,蒋青淞四处协调帮扶资金160万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率先示范种植30余亩羊肚菌、200余亩藤椒,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20余万元增至2020年的50余万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

蒋青淞在羊肚菌大棚旁处理订单  图/冯雅可
羊肚菌成为火烧庙村的致富产业  图/冯雅可

一场“甜瓜会”开启新模式

村级集体经济有了起色,如何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进一步调动发展的积极性?蒋青淞想出了一个接地气的方式。

2019年6月20日,火烧庙村组织开展 “感恩奋进甜瓜会”,邀请全村群众共同品尝集体经济种植的甜瓜。活动原计划在下午举办,谁知当天一早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大伙都悬着心。没想到中午时分,天空突然放晴,阳光暖人,活动得以照常举行。“这场甜瓜会,正如我们的产业发展,经历风雨终见彩虹。”那天的情景蒋青淞至今历历在目。

活动中,由火烧庙村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一起从产业基地里采摘出一筐筐新鲜甜瓜,开始了群众“吃瓜”比赛。随后的“分享甜瓜”环节中,村民们都品尝到了甜瓜,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果实。“很开心成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吃瓜群众’。”参加活动的村民们纷纷表示,“在蒋书记这样干实事的扶贫干部带动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这场甜甜蜜蜜的 “甜瓜会”也成为火烧庙村集体经济“共享模式”的新起点。何为“共享模式”?蒋青淞带动全村群众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持续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致富奔康,构建起产业兴旺与“开门见藤树、开窗见绿叶”的青山绿水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我们特别希望让大家都有获得感,只有大家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实惠,才会对产业有亲切感、信任感,产业发展才能汇聚起更多民心。”

为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蒋青淞还指导火烧庙村党支部将“微党校”产业现场教学点设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基地,邀请农学专家、种植能手为贫困群众讲授选种、施肥等田间管理技术,让“微党校”成为田间地头的“好学校”,将扶贫与扶技、扶智、扶志相结合,带动种植苦瓜、番茄等经济作物,增强发展经济产业的内生动力。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基地被评为成都市级“微党校”示范校产业教学点。

产业初具规模,2019年8月,蒋青淞和火烧庙村村民想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用感恩奋进的心与勤劳致富的双手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深沉热爱和美好祝福。从8月16日清晨6点半到上午10点半,村民用番茄、玉米摆出一面长9米宽6米的国旗。虽然辛苦,大家却满脸笑容;虽然忙碌,大家却井然有序。

“当‘国旗’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我突然觉得这片番茄红得如此绚丽,一个个火红的番茄如同村民一颗颗火热的心。这面用丰收果实摆出的国旗既体现了贫困群众对祖国的感恩与祝福,更体现出了大家勤劳增收致富的拼搏与决心。”蒋青淞激动地说。

让朋友圈成为展示村子的窗口

2019年3月,蒋青淞驻村已满一届,按理说工作已经结束,但他主动申请留任,一干又是两年。“火烧庙村就像我的第二个故乡。虽然村里的贫困户都已经脱贫,但脱贫攻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巩固提升成果,我应该站好最后一班岗,继续发展村里的产业,并完善管理机制。”蒋青淞说。

在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蒋青淞和村“两委”干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据统计,火烧庙村已累计改扩建村组道路13.28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05盏、实施危房改造35户、贫困户安居工程15户、新建改建蓄水池20口。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如今火烧庙村的产业已初具规模。如何帮助村民打开农副产品销路?蒋青淞想到了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干起了“微商带货”。

翻看蒋青淞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天都有更新。除工作动态、学习文章之外,记录火烧庙村经济作物的生长过程占据了大部分内容。蒋青淞说,自从驻村后,自己便习惯了用朋友圈记录村里发展的点点滴滴:“现在朋友圈已经成为大家了解火烧庙村的窗口。”

“乡村振兴发展好,产业兴旺少不了!新鲜采摘,数量有限,抓紧订购!”3月正是村里羊肚菌成熟的时节,蒋青淞又开始在朋友圈带起了货。接受采访那天,蒋青淞手机里的订货消息就没停过,装货发货还兼顾村里的工作事务,他忙得不可开交。“靠我个人带货总不是长久之计,以后我们把品牌做出来,再打造电商服务一条龙。”蒋青淞已经有了新的打算。

一个贫困村的蝶变,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战脱贫一线、决胜全面小康的一个缩影。第一书记的经历,让蒋青淞的个人成长与火烧庙村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亲切嘱托:‘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让我们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汗水浇灌成功之花,用美好青春诠释初心使命,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蒋青淞说。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3月10日,蒋青淞在朋友圈转发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时留言。在他看来,脱贫攻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接下来的乡村振兴还等着他接续奋斗。(责编/王兆伟)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