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1-03-31 16:13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文/刘晓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凉山时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凉山州委、州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44万户、35.32万人,建成集中安置点1468个,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着力构建“五大体系”,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

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全貌 供图/凉山组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安置点基层治理体系。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能否实现有效治理,取决于安置点基层治理体系是否健全完善,特别是安置点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要重构安置点治理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建立以安置点党组织为领导、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组织体系。要聚合安置点治理的工作力量,积极发挥安置点社区“两委”干部、居民小组长、网格员、楼栋长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乡贤的引领作用、能人的带动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安置点治理的最大合力。要建立安置点治理的标准规范,聚焦机构设置科学化、活动阵地亲民化、社区管理网格化、服务群众制度化、居民自治规范化、治安防控立体化,合理制定共性标准规范,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制度机制。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必须保障稳定增收,建立健全安置点就业创业体系。搬迁群众能稳住,关键靠收入,发展产业、稳定就业是搬迁群众生计保障的根本。要盘活用好现有资源,立足村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盘活原居住地耕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统筹扶持资金、集体资产等,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扶贫车间”和“扶贫基地”,努力蹚出集约化、多业态发展路子。要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围绕推动群众生计方式“非农化”转变,在安置地全覆盖设立就业服务站,建立搬迁户就业岗位“菜单”,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帮扶等,确保每个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要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鼓励安置点群众开办商店、餐饮、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彝绣、漆器、银饰等民族手工业,引导搬迁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必须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建立健全安置点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水平决定着安置点的脱贫成色,关乎搬迁群众对新家园的归属感,公共服务跟不上,搬迁群众就安不下心来。要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动态排查水、电、路、网通畅情况及文化体育等生活设施供需情况,跟踪解决好搬迁群众衣、食、住、用、行等问题,满足搬迁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求。要建好管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围绕亲民要求和功能需求,进行标准化建设、亲民化改造,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规范组织生活的“党员之家”、为民办事的“群众之家”、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家”。要健全完善为民服务制度机制,健全完善安置点管理服务制度,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理和为民服务代办制,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制定安置房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实名制管理,进一步明晰安置房产权关系、管理责任主体及工作职责,确保搬迁群众有安全住房。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健全安置点民生保障体系。只有以“自己入住”的角度体察搬迁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感同身受地解决好民生问题。要畅通落实保障渠道,建立以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的民生保障落实体系,通过办理居住证并予赋权,在就医、入学、养老等方面享受与当地户籍居民同等待遇,实现就近就地保障。要做好卫教治安,及时评估教育、医疗资源供需情况,合理配套建设安置点教育、医疗机构,设立基层综治中心和警务室,确保公共服务配套比原居住地有明显改善。要加强各项社会保障,着力做好社会保障政策转移接续,严格落实搬迁特殊困难群众民政救助和兜底保障政策,建立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安置点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搬迁群众不返贫和安置点社会稳定。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必须坚持以文化人,建立健全安置点现代文明体系。搬迁群众既是治理对象,也是治理主体,激发搬迁群众参与治理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要强化教育传承,利用农民夜校、各种培训或者文化宣传手段,教育引导安置群众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抓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培养搬迁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要持续移风易俗,常态化开展“树新风助脱贫”、文科卫“三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改变传统饮食、生活起居等习俗,推动现代文明蔚然成风。要建设美丽家园,将安置点环境治理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项目,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周末大扫除”活动,落实“以奖促治”政策,激发搬迁群众建设新家园的内生动力。(作者系中共凉山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编辑:黄敏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