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青春之花为群众绽放
2021-02-24 15:32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文/李航 邵红

人物档案:2015年3月至今,蹇京校担任广元市苍溪县文昌镇孙家村第一书记。他心系村民、踏实稳重、真抓实干,带领村民共同致富。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2018年度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

战贫宣言:“贫困不除,何以为家!”

“只要真心与群众相处,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群众就会记得你的好。”谈及与文昌镇孙家村群众相处的最大感受,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苍溪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蹇京校深有感触。

2015年3月,蹇京校被苍溪县人民法院派到文昌镇孙家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一干就是五年。五年来,他扎根农村、心系群众、担当作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蝶变”。

蹇京校给孙家村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理发。图/魏湛

村民生活“蝶变”的“引路人”

“我是学法律的,不熟悉农村工作,怎样才能把扶贫工作做好呢?”刚上任时,蹇京校倍感压力。

到孙家村后,蹇京校立即与村“两委”干部座谈交流,向老干部、老党员问计取经。他集中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挨家挨户走访,熟悉村情户情民情。当年的孙家村有群众230户,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43户贫困户人均收入更是不到2100元。

“村里要脱贫,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初步想法后,蹇京校及时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会议,沟通思想,研究对策,他提出要把修路、改水、建房作为全村脱贫攻坚的三项重点工程。说干就干,蹇京校先后数十次往返于县内部门单位对接项目、争取资金、协调帮扶,确保各项工程顺利推进。

经过3年的建设,孙家村基础设施大变样:村组道路硬化率100%,新建产业园作业道路30多公里,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运输难;建成7个储水量550立方米的储水池,硬化水渠15公里,群众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我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2019年7月10日,看着宽敞明亮的新房,贫困户李建明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正是蹇京校通过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帮助垫钱,全程负责选地址、打地基、砌墙面、安水电等工作,让李建明从此告别了破败的土坯房。

“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开展天然气入户安装工作,届时全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距离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又近了一步!”蹇京校说。

产业发展的“谋划人”

孙家村是典型的旱山村,地多田少,加之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严重。

望着大片的荒山荒地,蹇京校感叹:“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于村里要发展主导产业,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为此,他主动邀请县上农业专家实地勘察,为村上发展产业出谋划策。最终,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蹇京校决定把发展红心猕猴桃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随后,蹇京校四处奔波、多方联络,极力争取本单位帮扶资金和其他部门项目资金30多万元,成功联系到设计单位做优整体规划,建成60多亩猕猴桃集体经济产业园。

通过两年的努力,园区效益逐渐显现,有效带动了全村猕猴桃发展。目前,全村种植猕猴桃达500余亩,示范带动群众建起了5个家庭农场,成立了2个专业合作社。近两年,全村猕猴桃每年产值近20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年增收近4000元。

2012年,常年跑运输的文兴春遭遇车祸,无法再驾驶车辆。车祸赔偿和两个孩子上学的压力,让这个原本富裕的家庭耗尽积蓄,生活越来越困难。2013年下半年,文兴春东拼西凑借到8万元钱,准备养殖山羊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然而他不懂技术缺少经验,不到三年时间便经营不下去,还欠下外债近6万元。

了解到文兴春的窘境,蹇京校立马联系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骨干“会诊”,决定利用现有圈舍改养生猪。2017年,文兴春养殖能繁母猪30头,当年开始见效增收,随即根据蹇京校的建议扩大规模。2019年下半年,蹇京校每周要花两天时间帮文兴春联系饲料、销路、防疫等事情,确保文兴春的猪场不受猪瘟影响。近几年,文兴春的养猪场每年平均收益达100万元。
在蹇京校的推动下,全村中药材、黑羽鸡等产业也取得了良好收益。2019年,孙家村顺利脱贫摘帽。

心系村民的“手艺人”

蹇京校的公文包里,常年备有一把电动剃头刀。

原来,他发现孙家村虽然离场镇只有几公里,但村里有很多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及时去理发店理发。为此,他自费购买了剃头刀,抽空学习了理发技术,平时利用上门服务、走村入户等机会,亲手给行动不便、有理发需求的群众免费理发。

孙家村三组五保户陈建林,因中风后遗症导致行动不便,头发经常油腻零乱,在夏天更是会散发出难闻的味道,外人都不愿意靠近。

蹇京校经常走村入户,只要来到陈建林家,看到他头发较长需要理发时,蹇京校都会把他抱到一张长板凳上,动作娴熟地给他理发、刮胡子。事后还不忘拿出镜子让陈建林照一照,习惯性地问:“是不是好看多了,也有精神了?”陈建林总是感激得泪水在眼眶内打转。

2017年,蹇京校买了辆小轿车,从此,孙家村的村民便有了免费货车。谁家几斤油盐,谁家几包化肥……写满了蹇京校的笔记本,只要到镇上或者县城,他都会购好捎回送到家“一条龙”服务到底。

目前,孙家村已经顺利脱贫,蹇京校不再像往日那般没日没夜地忙碌,但多年的习惯让他仍然保持着“村上有事,随叫随到”的作风。“人生最好最美的时光,是我和孙家村乡亲们度过的五年,五年的亲情难分难舍!”蹇京校说,不管今后在哪里,自己永远都是孙家村人。(作者单位/李航 苍溪县委组织部;邵红  苍溪县人民法院) (责编/黄薇)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