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以产定搬 产城相融
2021-02-23 16:26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文/刘继勇 王琳

岁末年终,年味渐浓,叙永县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居民王文君和妻子正张罗着挂彩灯、贴春联、备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王文君原是叙永县江门镇青云村七组村民。以前,一家四口住在山上,交通不便,老房子背靠大山,进出村子很不方便。“我们一直盼望着搬出去、挪‘穷窝’,但苦于没有多余的积蓄只能作罢。”后来,王文君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后,统一搬迁到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叙永县江门古寨。供图/叙永组

借助扶贫东风 规划宜居好房子

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位于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属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该安置点建设用地200亩,共有191户700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158户619人。

“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交通极不便利曾是江门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最大短板。贫困户迁往何处定居,成为当时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棘手问题。”江门镇党委书记赵正伟表示。

为摆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江门古寨安置点选址采取“以产定搬+产城相融”的模式,利用地处川南旅游环线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依托商贸街区、精品景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等有利条件,让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融入城镇新生活,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2017年9月,叙永县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选中,作为全国唯一的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典型代表,制作成沙盘模型在北京展览馆参加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易地扶贫搬迁让王文君一家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大变化——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卧室,卫生间里安装了抽水马桶、厨房里用上了天然气,王文君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叙永县还将安置点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配套建起了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周边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全民预防保健中心、居民培训中心,以及群众夜校、超市、停车场等便民设施。“我是第一批搬进来住的,现在的生活和城里一样方便,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幸福感。”江门古寨社区居民胡大勇高兴地说。

安置点内配套设施完善,搬迁群众健身有了好去处。图/胡兴叶

茶余饭后,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做运动。图/叙永组

小朋友们在江门古寨安置社区玩耍。图/叙永组

产业带动就业 过上幸福好日子

“来来来,又香又好吃的秋刀肉,欢迎品尝”“卖冰糖葫芦了!又香又甜的冰糖葫芦”“卖新鲜土鸡蛋咯”……每到赶场日,江门古寨街上都是人头攒动,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

“这个赶场好啊,以前我们住在半山腰,交通不方便,土特产卖不出去,现在搬到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兴起了赶场,自家种的土特产拿到集市上去卖,可受欢迎嘞。”搬迁户李虹雨高兴地说。

安居乐业不分家,住上好房子,挣到“红票子”,才算好日子。为此,当地政府通过实施“产业到户、就业保障、低保兜底”三大工程,确保搬迁户中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发展一项产业或实现一人就业,无劳动力的家庭实现低保兜底,多举措增加搬迁户就业机会,多样化稳定搬迁户的收入来源。

赵正伟介绍道:“江门镇利用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特点,创办起大型竹浆场,通过‘产业到户’政策,鼓励搬迁户大力发展竹林产业,以供竹浆场原料所需。竹浆场创办以来,共吸纳了80余名贫困户就近就业。”

“搬迁前,我们家主要靠种植玉米、红薯等农作物为生,一年下来勉强能够维持生计。搬迁后,政府鼓励我们发展竹林产业,周期短、空间大、包收购,收入很可观。人均年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了8000多元。”脱贫户胡义平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搬迁户王心莲则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党的政策好啊,不仅让我们享受到了便利的生活,还在家门口办厂,让我们就了业挣了钱,工作生活两不误。”王心莲忙着手中的活儿高兴地说。

谋划后续发展 拓展小康好路子

在古寨社区一旁,一个超级大的石磨——

“东方第一磨”巍然屹立,来此旅游的人们纷纷拍照留影。为满足来往游客消费,叙永县江门镇利用远近驰名的荤豆花美誉,开创荤豆花餐饮一条街,促进旅游业协同发展。

俯瞰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图/胡兴叶

午饭时间,“曾氏德华荤豆花”店内顾客络绎不绝,老板和店员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一名搬迁户,各种开销都要花钱,总得给自己找一个谋生之道吧。正当我们夫妻俩发愁的时候,赶上了政府的好政策,在餐饮一条街,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小店。起初生意不算很好,后来随着古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拉动了消费,现在生意可火爆嘞。”“曾氏德华荤豆花”老板乐呵呵地说道。

36岁的店员王正均也是一名搬迁户,每天从家门口到工作的地方步行仅需5分钟,两个小孩也在离家不远的学校上学,全新的生活方式让一家人感到“幸福生活比蜜甜”。

这是以前王正均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以前住在山上,小孩上学都是天没亮就出发,一家人在土墙瓦房里,一到下雨天,外面落大雨屋内落小雨。”搬到集中安置点后,王正均一家五口住进了125平方米的新房,夫妻俩月收入近万元。王正均感叹: “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好房子,还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门路!”

2019年,叙永县整体实现了脱贫摘帽,但大家心中难免有些疑问。“扶贫政策会不会取消?取消后我们会不会返贫?毕竟大家都盼着日子越过越好呢。”
江门古寨该何去何从?经过反复思考酝酿,结合江门古寨独特的人文地理和交通环境,当地政府决定搭上乡村振兴“顺风车”,规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为此,叙永县江门镇规划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购物、民宿体验、特色餐饮、农业生态观光采摘等为一体的综合体。

5年多的时间,得益于江门古寨安置点的规划选址科学合理,搬迁群众不仅住上各种生活设施配备齐全的好房子,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梦”。随着乡村旅游业的火热发展,搬迁群众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0700元以上。

“国家政策好,我们也要争气,只有这样我们的幸福生活才会过得越来越红火。”叙永县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信心。(作者单位/刘继勇 中共叙永县委组织部;王琳 叙永县江门镇)(责编/刘艳梅)
编辑:房悦姮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