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从四个层面明确发展方向 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求
2021-01-11 15:14来源:成都《先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张圣海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0年12月,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要“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升成都都市圈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从大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国土空间内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是保证国家的战略安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如美国的发展重点从东部大西洋沿岸,到西部太平洋沿岸,再到南部的阳光带;日本提出除了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还要建设其它若干面向亚洲的都市圈。这些新的国家战略地区,往往承担新的发展使命,采取新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主导功能,形成新的发展逻辑。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战略目标,成都需要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格局,从国际、国内、区域和成都的四个层面,重新梳理城市发展逻辑。

从国际层面来看,全球产业链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成都以更加多元的渠道融入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从国家层面来看,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求成都进一步加强与重庆的竞合,共建增长极和动力源;从区域(成渝和四川)层面来看,“一干多支”等战略的推进,要求成都采取都市圈的空间组织方式,促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从成都层面来看,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要求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将高品质宜居优势,作为成都进一步集聚发展要素的核心抓手。

从国际层面看,构建双循环三个层次的产业链,形成发展新动能

由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抬头,全球化受到挑战,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受到一定影响,跨国际乃至洲际的全球制造业长产业链组织方式,将逐步向洲内型、国内型的产业链组织方式转变。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和劳动力群体,但部分大宗生产资料、创新要素不足,未来将形成洲际型、洲内型、国内型相结合的产业链组织方式,产业链组织的空间载体也将逐步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为了承担双循环赋予的重任,成都将融入洲际、洲内和国内三个层次的产业链。

从国内产业链来看,成都位于胡焕庸线上,是最西侧的国家中心城市,是链接东部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和西部资源环境优势地区的枢纽,是连接西北关天、兰西城镇群和西南云贵高原的枢纽,随着至兰州西宁、贵阳昆明等通道的打通和强化,成都作为制造业中心,将辐射西部约2~3亿人口。这部分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位于40%~60%之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10~15年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新基建)、中间产品、耐用消费品、科技消费(社交网络和电子消费品)的需求,都是成都产业发展潜在的机会区间。

从洲内产业链来看,成渝地区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中,与南亚、东南亚地区最近的城市群,东盟一直是四川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随着RECP的签署,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南亚、东南亚地区人口总量多,刚进入工业化初期,将是成都消费品、机械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重要潜在市场。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泛亚铁路的建设,这些地区可能与我国西南地区形成区域制造业联盟。

从洲际产业链来看,虽然跨洲际的长产业链将受到影响,但不会完全消失,成都利用蓉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天府机场等国际通道和设施,进一步降低零部件、货物的全球流通成本,将促进成都继续在洲际产业链分工中占据一定份额。

从国家层面看,加强成渝间三个层面的产业协作,共建增长极和动力源

重庆直辖以来,成渝的竞合成为促进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共同的市场需求广大,两地的产业竞争更多是良性的,是共同做大产业规模、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竞争导致营商环境的优化和要素成本的降低,这从成渝两地的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都同步加快发展中可以得到印证。随着两地的产业规模和水平都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要素成本为主要竞争对象的零和博弈,很难进一步促进整体产业水平的提高。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促进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手段。

成渝进一步的产业协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共同做强战略型产业。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二十年来,成渝的产业发展快速推进,但与“增长极和动力源”的目标还有差距。面向国内西南和西北,乃至南亚、东南亚市场,成渝应继续共同做大产业规模总量,才能有利于在成渝地区针对主要产业,形成相对完整的全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完整化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并提高国家经济的安全性。

共同争取战略性要素。影响成渝地区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是创新能力的短板。京津冀、长三角具有高校集聚的优势,珠三角具有创新企业的优势,成渝应整合双方的高校和研发资源,发挥融合创新优势,利用共建西部科学城的契机,借鉴美国休斯顿争取NASA落地的经验,共同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重要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等项目,推动国家级的创新要素和资源集聚。

共同发展前沿新兴产业。国家赋予成渝地区的发展要求,不仅仅是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也不仅仅是利用低成本优势与东南亚、南亚新兴国家竞争,而是要求成渝在国家的产业升级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5G、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量子通信等技术突破,使得第四次工业革命迫在眉睫,成渝应发挥后发优势、环境优势和成本优势,瞄准前沿科技,实现换道超车,在国家产业升级过程中贡献力量。

从区域层面看,协调都市圈三个方面的关系,促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共同构建 “一干”。从工业化以来的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律来看,都存在资源和要素和先向中心城市集中、中心—外围差异扩大,再到要素和功能向外围扩散、中心—外围差异逐步缩小的过程。国际国内一线城市的核心功能,都逐步扩大到都市圈甚至更大的范围,如东京的部分创新功能位于50公里以外的筑波科学城,深圳的部分创新功能向40~50公里外的东莞转移,上海的航运功能向100公里以外的大小洋山、宁波转移,北京的制造功能向150公里外的滨海新区、曹妃甸新区转移。在中心城市的升级过程中,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作,充分利用更大空间范围的资源和要素,才能在全球城市体系中谋求更高的位置,上海大都市圈的目标愿景是“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都市圈将共同分担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

成都应加强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成都都市圈。

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处理好中心和外围的关系。从辐射来看,要突出以点带面,与外围地区形成“总部—基地”、“创新—转化”等产业互动关系,以生产和创新服务推动周边产业发展,以扩大服务需求推动中心服务升级。从带动来看,要借鉴北京疏解非核心功能的经验,有序推动非核心功能外溢。如以青白江铁路枢纽为核心,在外围建立面向北部、东部、南部、西部的次级枢纽,分担青白江枢纽的压力;在外围建设若干服务外包、专业服务(如金融后台)等节点,减轻成都的环境压力;充分利用外围的农业、文化、生态和景观资源,改善交通设施,扩大成都市民的消费空间。

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加强与平原经济区的协作。成都都市圈目前包括成德眉资四市(约3.3万平方公里),随着交通设施进一步改善,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绵阳、遂宁等城市都有可能进入1小时通勤圈,成都都市圈远期有可能扩大到类似上海大都市圈(1+8市,约5.6万平方公里)的规模,接近成都平原经济区(1+7市,约8.6万平方公里)的尺度。因此,成都都市圈在产业布局、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要考虑与平原经济区的协同。

处理好市内外围区(市)县与德眉资的关系。成都的市域行政区划面积较大(1.4万平方公里),与北京(1.6万平方公里)类似,远大于武汉、广州、南京、上海、深圳, “东进”和“西控”区域的部分区(市)县,与中心城区的发展水平差距还较大,与中心城区距离也较远。在成都都市圈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这些区(市)县,也应该按照同城化的要求,促进资源和要素的合理聚集。“东进”区域要突出门户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培育国际枢纽、创新和消费功能;“西控”区域要突出资源优势,培育区域消费、创新创意功能;“北改”和“南拓”区域距离中心城区较近,既要加强与中心城区的互动,也要加强与德阳、眉山等外围地区的合作。

从成都层面看,突出公园城市三个方面的特色,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2019年成都市人均GDP超过10万元,预计“十四五”末要达到中等收入发达国家的水平,向智力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升级不可避免。智力密集型劳动者,对生活环境有更高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先选择城市,再选择工作岗位,城市环境正成为争取和吸引人才的关键。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为城市品质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要求,未来公园城市建设:

要突出包容性。一方面要体现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包容,尤其是针对中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是为城市提供基本服务、基础设施的主要群体,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创造包容性的城市空间,借鉴新加坡等城市的经验,提供多元化的住房和公共空间;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要注重原住民(包括租户)的利益,避免西方国家出现的“绅士化”现象;要提供多样性的消费场景,既要有国际化的消费场景,也要有便民、利民的基层消费设施。另一方面要体现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包容,建设全龄友好型的公园城市,可借鉴雄安新区的建设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关注老人、小孩、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突出城市作为最大的公共品的属性特征。

要突出人文性,成都作为天府之国的中心,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要发掘成都的传统历史文化,从前人的智慧中总结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学习巴黎、北京、杭州等国际国内文化名城的经验,从整体环境入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氛围。要学习深圳等历史较短的城市经验,学习“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发掘成都新时代独有的城市文化特征,培育“成都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要突出宜居性,要继续保持与沿海城市相比较低的生活成本,可借鉴深圳的经验,利用城中村、城边村等,为创新人群和创新产业提供中低成本的孕育空间,提升城市的内生发展动力。要继续按照“完整社区”、“绿色社区”的建设要求,在“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圈,进一步提高城市基础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