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学前学会普通话”给孩子播下希望的种子
2020-12-21 17:21来源:四川党建网
在会东县城老城区的主干道边,有一所拥有21年校龄、名叫鲹鱼河镇中心幼儿园的民办幼儿园,门口贴着“进入校园请说普通话”的宣传海报。周一至周五,在幼儿园外行走,总能听到幼儿园里孩子们用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唱歌。

“很多孩子入园前是不会说普通话的。”鲹鱼河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王鸿雁说。而这些改变都是因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开展。

“学前学会普通话”不仅是孩子自己的事

鲹鱼河镇中心幼儿园的少数民族学生有80名左右,其中有不少孩子的第一语言是彝语。语言交流障碍给大多数汉族教师开展普通话教学提出了挑战。

“2017年入园的小朋友中有个叫吉来艺苗的,入园时3岁,完全听不懂、不会讲汉语,更不用说普通话。刚开学时,老师让小朋友们排队去洗手间,艺苗不懂汉语,不知道是要做什么,茫然地跟着小朋友去洗手间转了一圈就出来。”王鸿雁说。 

不同地区的彝语存在不小差异,王鸿雁和老师们结合吉来艺苗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很快拿出了解决方案。“我们发现艺苗能听懂同班另一名小朋友讲的彝语,我们便让这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帮助艺苗学习汉语、学习普通话。艺苗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非常强,现在,他的普通话水平已经和别的小朋友没有区别,甚至更好。”

教师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幼儿园参加各类比赛的奖状,其中不乏普通话演讲比赛。王鸿雁打开办公室电脑,资料库里密密麻麻的全是幼儿园教师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普通话掌握程度的孩子精心制作的普通话学习绘本。“儿歌学习、古诗朗诵、绘本讲述、手指游戏……我们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普通话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对普通话绘本和课堂上的普通话游戏感兴趣,放学回家后,会积极主动向家长复述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王鸿雁说,这样,孩子可以带动家长学习普通话、实现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也是会东县开展学前学普希望达到的效果。

让幼儿教师作表率

今年29岁的杨正兰是鲹鱼河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师,也是个彝族姑娘,有着自己的彝族姓氏——拉克。听着她说一口标准、流畅、自然的普通话,很难相信杨正兰是读初中才第一次学习汉语、读高中才第一次接触普通话。

高中毕业,杨正兰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练习时,杨正兰的少数民族语言发音、方言发音痕迹特别明显,老师一句“你不可能通过普通话二甲考试”深深刺痛了她。不到一年时间,杨正兰克服各种语言困难,拿到了普通话二甲证书。虽早已取得全国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证书,但在九年的教学生涯中,杨正兰和她所有的同事一样,不断加强对普通话的学习和练习。

在会东,有许多杨正兰这样的例子。“在整个学前学普行动开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幼儿教师们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普通话。”会东县要求幼儿教师要学好普通话,给小朋友们作表率。幼儿教师们参加了近20次专业培训,并开展各类竞赛中,以赛促练、以练促教,从而实现提高辅导员业务素质和保教质量。此外,幼儿教师还通过潜移默化帮助学龄前儿童把说好普通话培养成习惯。

“学前学会普通话”助力孩子发展

中心幼儿园的孩子和其他幼儿园的孩子一样,毕业后会根据各自情况入读不同小学。会东县第四小学副校长吴正荣能够深切感受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开展后显现出的成效。“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普通话很流畅,更善于表达自己,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了不少。”

近年来,会东县不少中小学生屡在各类普通话竞赛中斩获奖项。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是场持久战,帮助学龄前儿童学会普通话,打牢今后学习和与外界沟通的语言基础,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为学龄前儿童的成才和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会东县的所有学龄前儿童已经成为这项行动的直接受益者。截至2020年11月,会东县通过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现全县有正常学习能力的学前儿童在进入小学前达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学习的目标。(王德婧)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