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2020-12-16 11:34来源:成都《先锋》
黄寰 张秋凤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顶层设计上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要抢抓机遇、勇担使命,加快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后疫情时代全国经济增长添注全新活力,发展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全国“第四增长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全国发展动力源的再认识

引领西部开发,促进区域协调。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引领我国中东部地区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腾飞,而在占地辽阔的西部地区却一直缺少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深化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打造新型国家级城市群,已成为整个西部地区迫在眉睫的任务,而首当其冲的便是成渝地区。一方面,成渝地区作为青藏、京昆、宝成和三峡等贯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可以协同西北、西南两大经济板块,推动西部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引领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2019年成渝双城经济总量占西部比重33.25%,已形成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天然气开发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体系,是保障我国产业链供给安全、释放国内外贸易活力的天然“避风港”。近年来,多场高层会议都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国性中心定位,实际上就是推动形成“北有京津冀、南有粤港澳、东有长三角、西有成渝双城”的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加快西部大开发,稳步推动国内区域协调高发展。

拓宽开放空间,深化对外合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成渝两地不断开放合作平台、不断完善出境通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已逐渐形成以青白江欧亚铁路为代表的大陆互联互通枢纽,由此拓宽国内经济开发空间,实现内陆开放、沿边开放、沿海开放的协同新局面。2019年在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两项关键指标上,成渝双城均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依托欧亚铁路、长江水道和高铁高速,连接太平洋、波罗的海和北部湾,成渝双城不断深化对外合作形式,已打造为对接中亚、欧洲、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地区的丝绸之路新起点。

引领“一带一路”,推动命运共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对当下形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添强劲动力。成渝地区未来将打造2至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在“一带一路”的基础上,通过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方式,与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在此基础上,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打通国际市场,建立双向互济贸易模式,努力推动国内国际一体化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新的动力源的主要体现

以协同发展为原则,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动力源新机制。在国内产业—经济—科研大循环的基础上,建立国内、国际双轨并行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我国在全球后疫情时代形势下的重要战略把控。地处西部腹地的成渝地区长期以来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版块,经历了改革开放、“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发展,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空间,是新形势下重要的经济战略缓冲区和发展腹地,有利于形成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双城协同发展的基础上,联通区域经济小循环,畅通国家经济大循环,扩大国际合作竞争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在对冲全球风险、推动协调发展等方面充当核心动力源,是国内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仁不让的先行探索区。

以产业集群为抓手,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动力源新局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依托比较优势较好地融入了全球及国内价值链分工体系。依托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5G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成渝地区在新经济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并打造出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地理将得以重塑,新的产业“蓝图”部署落地,区域产业联系度和活跃度空间将不断释放,将以“赶超”的姿态引领内陆产业腾飞,为优化和稳定全国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坚实的支撑动力。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树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动力源新标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定位之一。紧密围绕区域协同创新、科教产业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任务。随着城市间科技创新连通性不断提升,网络密度不断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网络的凝聚力和空间集聚效应将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要素深层次全面对接,将为探索新格局下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示范标杆。

以新型城镇为载体,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动力源新模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离不开中小型县城的贡献。中心城市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改善筑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每一个单元。紧密围绕在顶层规划、住房供给、土地政策、老旧改造、户籍制度和生态文明保护等主题,深挖城镇特色产业,微观上个性化制定每座中小型县城的发展规划,宏观上统筹兼顾双城经济圈发展路径,切实推动中小型县城发展。在此基础上,创新以新型城镇为载体的发展新模式,发挥成都、重庆带头作用,辐射中间城市群,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的动力源发展的主要途径

推动产业分工和协作发展,保障成渝地区经济增长动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协同产业链条以形成特色的增长动力源,首先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推动成渝地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全局产业协同的发展局面。尊重发展规律,发挥成渝地区比较优势,充分融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在产业布局分工方面可借鉴长三角地区发展,强化产业空间集聚和错位发展,突破成渝地区行政边界局限,按照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圈定重要的点、轴、带、圈,促进产业协同模式下的分工与融合,发挥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形成发展合力,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形成成渝地区经济增长枢纽。技术要素是长期经济增长动力所在,也是进一步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术供给活力的重要路径。探索建设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术交易市场,解决技术转化转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步深化职务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改革,强化基于创新协同的技术要素流动保障机制,进一步激发成渝地区创造力和市场活力。重点依托成都—宜宾—重庆沿江科技创新走廊、内江市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泸州白酒金三角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推进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副中心建设,为创新驱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夯实基础,充分保障和发挥技术要素高效流动和高效聚合提供枢纽和节点功能。

加快部署“新基建”建设,打造成渝地区经济增长引擎。“新基建”作为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具有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底层支撑的乘数效应。要加快成渝地区在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布局,分别从短期和中长期进行“新基建”发展计划的顶层设计,综合研判区域特点和行业需求用以统筹规划新基建区域和行业布局。同时要注重“新基建”投融资模式创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同步完善“新基建”政策引导,促进“新基建”在补短板的同时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新引擎。
紧扣“十四五”发展规划,把握成渝地区经济增长方向。成渝地区要进一步按照我国在“十四五”期间统筹发展和安全、布局经济转型的大方向。在基础设施方面,完善设施类别、紧扣高效实用和安全可靠、关注绿色环保,切实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除了加快布局“新基建”以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5G通信和大数据技术对传统行业的赋能升级,抓好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机遇,推动社会各行业、各产业和各群体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智慧城市群。从而,使得相对沿海而言“后发”的成渝地区,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实现“先至”,将四川盆地变为大数据智能化等高端技术的巨大应用场景,让四川盆地成为“智慧盆地”。

结语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晰其从西部大开发、到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再到国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定位;突出以协同发展为原则、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新型城镇为载体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将打造为以产业集群为动力、市场配置为枢纽、新基建为引擎、“十四五”规划为方向的“巨无霸”经济战车,为我国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在两个百年交汇、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历史时刻,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为我国“十四五”的发展规划把脉定向。成渝地区要抓住机遇、协同奋进,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一期区域轮动中,从改革发展的跟跑者、并行者变为领跑者,真正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本文作者黄寰系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四川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与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秋凤系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助教)
编辑:房悦姮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