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三湘大地展新颜
2020-12-15 15:4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本刊记者 舒小铃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七年过去,曾经山高路远闭塞落后的十八洞村,已然成为网红“打卡地”,背井离乡打工谋生的村民回来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过上了火红的日子。

在黄澄澄的橘子挂满枝头的初冬时节,本刊记者随全国党刊全媒体采访组来到三湘大地、来到十八洞村,实地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实践为当地带来的巨变。

十八洞村 图/龙艾青


精准扶贫首倡地 全国学习“打卡地”

售卖土特产的村广场,就地取材修整的石板路,来往尚需小心翼翼才能错开的人流……刚到十八洞村村口,一股“繁华”气息扑面而来。当年曾被习近平总书记叫“大姐”的村民石拔雅现在是村里的“网红”,游客争相与她合影。与当年和总书记的合影对比,现在的石拔雅看起来更年轻,“日子好了,精气神自然就不一样了。”同行的讲解员笑着说道。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十八洞村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互助互兴”的脱贫之路。厨艺好的,开饭店;有多余房子的,办民宿;会说普通话的姑娘、小伙,当导游;村里还与步步高集团合作,打造十八洞村山泉水厂,出产的矿泉水摆到了全国两会会场。“在我们这里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解员骄傲地说道。

这些年来,十八洞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全村33名大龄男青年成功脱贫又“脱单”。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9年的14668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6万元。十八洞村先后收获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实现了从深度贫困苗乡到小康示范村寨的华丽转身。

如今,十八洞村正瞄准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全力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升级版”,走上乡村振兴路。

种下“黄金茶” 日子金灿灿

11月11日下午,采访组来到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感受苗家儿女战贫穷、奔小康的巨变。

走进隘口村这个美丽苗寨,漫山遍野的茶树便映入眼帘。“除了林地和住宅,其余土地基本都种上了茶树。”隘口村党支部书记向天顺满是笑意地对大家说。

隘口村曾经是吉首市74个贫困村之一。这里交通不便、土壤贫瘠,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改革开放之初,95%以上的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隘口村因地制宜,根据村民种植茶叶的传统,大力发展茶产业,重点打造“黄金茶”茶叶品牌,2020年实现茶叶种植面积1.6万亩,村民人均拥有茶园5亩,“黄金茶”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幸福茶”。通过种茶,老百姓的收入迅速增加,2017年隘口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贫困群众整体脱贫摘帽,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零,村民喜圆小康梦。据统计,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

莫洪莉原本是马颈坳镇上的居民,曾经在广东打工10年,当过餐厅服务员,干过房屋销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她回到丈夫的老家隘口村开起了茶社。“现在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在家就业,不用外出打工,既可以照顾家庭,又能赚到可观的收入。以前别人都说我嫁到村里来不值,现在他们都羡慕我。我家现在种植茶叶能有50多万元的收入,加上经营茶社的20万元收入,每年收入超过70万元。”说到现在的生活,莫洪莉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精准扶贫中,隘口村在依托茶叶发展的基础上,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5月,吉首市成立隘口茶旅融合专班,帮助隘口村走“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之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开发出隘口十八景、“黄金茶”展览馆、苗疆边墙等一系列旅游景点,隘口村“苗疆茶谷”荣获中国首批十条茶旅融合精品路线,吸引了四方游客来此旅游观光。

近年来,隘口村党员带头示范,村民自力更生,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被评为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被评为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今天的隘口村正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向着更加幸福的未来迈进。(责编/冯雅可) 
编辑:房悦姮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