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厚植城市生态优势 探寻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2020-11-19 16:49来源:成都《先锋》

孟晓杰 熊向艳 韩永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发力。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确立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经略西部广袤战略腹地,形成东西南北四极牵引、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格局的重大擘画,是成渝地区面向未来最重大的时代机遇。成都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首倡地和“公园城市”首提地,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成都应深刻理解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丰富内涵,率先探索中国特色、时代特质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指示“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时隔两年后,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从首提地到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公园城市系列实践的充分肯定和深化探索生态文明思想城市表达的殷切期许,为成都城市发展指引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加快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都市成立了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2018年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2019年4月在成都举行了首届公园城市论坛。2020年7月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讨论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讨论稿)》,编制了《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2018~2035年)》,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0年10月,成都再次举行公园城市论坛。

深刻理解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思想内涵

当今社会,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快速扩张,使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呈现出经济活动高组织性、人口分布高聚集性、生产要素高流动性、社会管理高风险性等显著特征,各大城市正面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生活城市比较优势、推进城市治理转型等重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的指示,内涵极其丰富,体现出了哲学辩证思维,充满了为民情怀,有助于按照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践。

公园城市作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结合的自然经济社会人文复合系统,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将“人城境业”四维高度统一,开创了新时代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体现出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公园城市将“生态兴则文明兴”、“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历史文化是城市灵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等城市文明观、城市发展观、城市民生观、城市人文观和城市生活观纳入到其思想体系中,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彰显了城市形态的美学价值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本价值,诠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本质,有利于引领城市建设新方向、重塑城市新价值。

公园城市的内涵凸显了从“产—城—人”到“人—城—产”、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三大转变,彰显了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等六大价值,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意味着成都将成为引航中国城市生态化、绿色化发展转型的先行者,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探路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强化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服务供给、高效能治理,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城市生态系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转化为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

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创新新时代城市全面转型样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社会体系的战略支撑。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国家繁荣富强、城市崛起发展都与创新紧密联系,创新愈发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科技创新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对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具有核心支撑作用。在城市全面转型发展中,要让创新成为动力源泉,努力构建城市生态圈、创新产业生态链、提升城市经济引领力。

就成都而言,2019年常住人口达到1658万人,特别是2017年人才新政实施以来人口呈加速增长态势。经建模分析测算到2035年常住人口将增加450万人、达到2100万人。10年来成都人口总量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高知群体占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2019年,成都市人均期望寿命为81.01岁,高于全国和四川省平均水平。在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中,成都上升至59位,保持在新一线城市中的领先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两中心两地”,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清晰标定了成都未来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代表国家融入全球循环、集聚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的发展高度。

成都以促进环境与健康为目标,以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0版为引领,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抓手,明确“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推动和引领城市发展方式、工作方式、经济组织方式、市民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将环境与健康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中,推进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保障国民的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将生态资源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创新生态资源产业转化路径;将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推动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区别于传统城市发展理念的鲜明标识,推动城市生态投入可持续、资源循环增值可持续;将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原则,构建驱动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适配体系;将先进要素高质量供给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可实现发展动力,找准公园城市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生态位,以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高质量发展环境为重点,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新时代城市生态经济体系。

成都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全新实践,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示范区发展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推动城市形态与天府文化高度融合,为新时代城市全面转型树立新样板。

胸怀大局,立足长远,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

历史上,成渝自宋代以后一直是引领川渝乃至西部地区发展的“双子星”,双核发展的格局延续至今。成渝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川渝地区占比从1997年的52.1%提升至2019年的62.3%;人口总数占比从1997年的11.17%提升到2019年的41.59%。2019年,成渝经济总量分别为1.7万亿和2.36万亿元,分别为全球国家经济总量排名的第46和第38位,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6,产业同质构成了对外竞争的规模优势,计算机产品产量已占全球1/3、汽车整车产量已占全国18%,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实力。

成渝是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高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是国内循环的回旋空间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是西部人口经济的主要承载地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成渝地区不断深化合作、创新发展。2011年4月,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5年5月,四川省和重庆市签署《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决定推动交通、信息和市场三个“一体化”;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赋予成渝两地的发展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美丽中国的先行区;2018年6月,四川省和重庆市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和12个专项合作协议。2019年7月,重庆市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双方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将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并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同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西部地区人口数量最多、人才聚集最密、产业基础最好、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区域,具备共建国家新兴极核的坚实基础。成都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就是要发挥整体优势,共同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围绕“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精心修编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协同编制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优化编制成都东部新区总体方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推动城市规划体系适应性重构,积极推进“两区一城”起步成势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全面提速,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综上,党中央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是对成都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充分肯定,是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最重要、最独特的国家定位。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让创新成为动力源泉,率先推动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的全面创新,重塑公园城市内生动力;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率先贯彻“一尊重、五统筹”,遵循公园城市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让绿色成为鲜明底色,率先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夯实公园城市绿色本底;让开放成为基本路径,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鲜明公园城市开放特色;让共享成为价值导向,率先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有利于系统解决“大城市病”,有利于探索新时代新型城镇化道路、彰显新发展理念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有利于打造高质量发展最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有利于重塑新时代新天府高品质宜居生活地持久竞争优势,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塑造成都天府之国持久竞争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成都力量”,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作者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