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干部论坛
优化金融生态 提升公园城市建设新势能
2020-11-18 17:15来源:成都《先锋》

曾鹦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赋予成都探索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城市愿景规划、建设更新、运营治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优化金融生态、提升西部金融中心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动能、提升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新势能,是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支撑,是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更是成都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的有效路径。

国际金融中心优化金融生态的有关经验

金融中心建设必将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优化金融生态,夯实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底座基石,是以金融创新为驱动、重塑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是国内外先进城市率先探索高效能治理方式、构建世界城市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的重要抓手。

伦敦——

伦敦高效灵活的金融市场监管体制为金融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英国金融市场以监管和风险控制为原则,更多强调与企业的沟通协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主动性,如定期开展与金融企业的高管交流会,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及薄弱环节,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监管成本。

伦敦完善的金融基础配套设施及服务。从证券、保险、外汇再到大宗商品等等,伦敦都提供了强大的细分领域交易平台,此外,还配备了包括咨询、法律、会计等在内的专业服务和商业服务中心。

伦敦的产业监管机制健全和法律体系完备。英国法律体系是非常透明且可靠的,这也是赢得全球各地投资者信任最根本的原因,只要出现纠纷,企业和投资者在这里能获得及时且可信赖的解决方式。

纽约——

纽约多元的城市文化与崇尚自由冒险的精神赋能金融机构超强的创新能力。各类金融机构筹集、优化和配置各种资源确保经济更高效运行,如处理器巨头英特尔公司就是依靠风险投资、银行贷款、IPO筹资等等,吸纳足够资金去招募人才、购买设备材料并进行市场营销。

纽约强大的经济造血能力衍生出多样化的资产工具和金融衍生品。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债权衍生品、股权衍生品,信用衍生品和汇率交易基金产品,等等,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创造出来的。

纽约凭借科技优势带来的垄断利润催生强大的金融业。纽约湾区已成为继旧金山之后的第二大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拥有一大批市值超过十亿美元的科技业独角兽公司,如Buzzfeed、OscarHealth、Warby Parker、ZocDoc和Blue Apron等。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明确的金融立国战略。新加坡金融中心属于政府主导型模式,早在新加坡政府独立不久就提出要打造成为卓越的亚洲金融中心战略,并把金融业作为主要产业来发展。

新加坡优惠的财税政策。新加坡政府通过税收、开放等系统政策促进金融机构集聚,与此同时还采取主动帮助企业避免双重征税等手段吸引各类国际企业入驻。

新加坡具有良好的商业环境。新加坡的商业环境一直位居全球前列,全球经商综合便利程度、全球最具投资潜力、国家廉洁指数、透明度指数、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全球的排名都很靠前,且长期致力于为投资者营造一个高效率、现代化的投资环境。

新加坡包容性极强的多元文化吸引了大量国际金融人才。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移民国家之一,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包括英语、马来语、中文等多种语言,东西方文明在此融汇,吸引了大量文化各异的国际优秀金融人才。

苏黎世——

苏黎世多元的城市文化为发展全球金融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苏黎世是欧洲大陆重要交通枢纽,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民族汇聚在此,多元的城市文化和忠诚严谨的民族形象为金融业发展赢得全球声誉。

苏黎世完善的金融监管。严格的监管促使银行强化风险意识,充实应付风险的资金和能力,使每个银行在独善其身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兼济他人,从而牢固整个银行体系的根基,保障了其金融地位的巩固和声誉。

苏黎世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确保银行客户的经济活动隐私受到合法保护。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瑞士就制定了《银行保密法》,苏黎世成为世界所公认的“最安全存钱地”,赢得了许多全球性客户。

苏黎世强劲的金融创新能力。苏黎世的银行家们在开展业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培养其创新能力,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培训和教育员工,适时微调商业战略和商业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化。

苏黎世汇聚了大量专业的优秀金融人才。苏黎世是瑞士的教育中心,苏黎世大学、苏黎世联邦高工等著名大学为苏黎世金融中心培训了大量优质的金融人才,并且营造了较好的创新氛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纵观各国际金融中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历程及举措,无论是蝉联冠亚军宝座的前辈,还是后起之秀的新生,都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大的科技能力、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和人才培育模式,此外,都特别重视制度与理论的结合。

践行新发展理念、优化西部金融中心生态环境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根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承载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优化西部金融中心的生态环境,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必由之路。

(一)坚持创新驱动,提升金融产业绩效

要抢抓金融科技发展机遇共建共治西部金融中心。科技创新是纽约赶超伦敦最重要的支撑条件,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首先要把握好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中心的影响趋势,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基础设施、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

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全面构建金融生态圈。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如成都可选择在“科技企融”、“消费金融”和“绿色金融”等领域率先突破,重点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加强消费金融创新、推进绿色金融创新。

高效推进金融产业集聚。围绕重大金融产业项目、传统金融机构、新兴金融机构、总部经济机构、高端配套服务机构等开展招商,进一步推进金融产业集聚。

开拓产业投资业务。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模式,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对金融城内金融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同时推行项目跟投制度,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赢。

(二)坚持协调发展,扩大金融市场规模

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成渝两地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如依托成都在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金融标准化创新试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优势,推动成渝两地在金融科技认证、标准化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展,推动新兴技术与西部金融深度融合,促进两地在科技金融的协同发展。

提升资本运营能力。就成都而言,重在运用“互联网+”理念推动金融城运营升级;多管齐下招募吸纳国内外高端紧缺金融人才,塑造良好的人力资源集聚体系和环境,优化金融从业人员结构;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作用,加快金融、科技和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促进传统金融产业升级和新兴金融产业培育。

(三)坚持绿色低碳,改善金融市场环境

构建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体系。具体而言,建议建立城市生态资产统计评估交易系统,探索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杠杆激活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形成完整的生态经济价值链。

打造绿色金融生态圈。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新经济金融,尤其是推进绿色金融创新,积极探索绿色产业融资、绿色保险市场、绿色股权交易等方式,为加快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金融保障;推动金融机构跨区域协作、推进区域市场互联互通,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资源的协同配置能力。

探索构建变输血式为造血式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发起筹建碳交易所,积极推动碳排放权、自愿减排项目等交易市场建设。

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性建设,为金融人才提供基础保障。统一规划和管理园区建筑、绿化、配套设施,园区住房、公寓配租给园区企业、不得出售,专供金融人才周转使用,且推行“人走房空”政策,切实加强园区资产运营能力,实现园区职住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对外开放,加强金融机构实力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开发建设、金融服务、产业投资等领域开展海外布局,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支持成都企业赴境外上市发债,探索境内设立平行基金,对接发达国家的创新企业和先进技术,拓宽境外融资渠道、完善支持本土机构“走出去”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和政策体系。

依托“蓉欧+”通道开放和航空枢纽优势,完善天府国际金融城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吸引大型跨国集团的总部或地区总部、国际著名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在蓉落户,尽快培育一批中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培养大量精算师、反避税师等高级国际人才,为我国西部陆海大通道建设开展多式联运提单融资,平行车综合融资等贸易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以完善天府国际金融城的服务功能。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通过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门槛,支持实力雄厚、经营规范的外资专业机构来蓉设立外资担保、外资小贷等地方金融机构,鼓励优质小贷公司赴海外上市,加快培育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组织。

(五)坚持共享发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要主动作为,完善成渝两地金融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和政策协调。共同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两地跨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和协同处置。

积极争取和鼓励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国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优先布局成渝地区。成渝两地要站在国家战略发展高度,明确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合作重点,形成高质量金融机构聚集地。

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市场创新发展以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如成都应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互联网企业,通过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小微企业信贷子公司等方式,以更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在设备投入、技术改造、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融资需求,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发展红利。

(作者系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编辑:易贝羽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