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其他
经营好村集体经济这口“大锅”
2020-09-27 11:05来源:四川党建网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好节日。国家通过设定这个节日向辛勤劳作的农民致敬,发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最强音。但是对于普通农民而言,丰产倒是实现了,丰收却还是正在路上有待实现的愿景。大锅有水小碗才满。笔者以为,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这口“大锅”,农民群体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丰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农民的积极性高涨,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种植方式已经制约了农民收益的进一步增加。同样的一块田地,种植方式不一样,收益大相径庭。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种植方式。以四川盆地川西平原一年两熟的一个镇举例,传统的大田作物水稻、小麦(或者油菜),刨除去水利、种子、化肥、耕田等费用,加上粮食直补等收入,一亩田的年净收入在2000多元。一个月的打工收入就可赶上土地的年收入,造成了年轻人普遍不喜欢种地的现象;老年人对土地有感情,舍不得撂荒,但由于劳动力趋弱又缺乏新技术,收益不大,土地俨然成了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再来看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土地流转。把土地流转承包给种植大户,一亩田一年的租金收入在1000元左右,而在丘陵地带则更低,400—600元是普遍现象。通过单纯流转的方式,租金是固定的。无论承租者如何提高生产技术,改良种植,收益再高都与农民没啥关系了,土地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增值收益。

特色种养殖业算是一个增收的出路。有些聪明的农民通过“公司+农户的专业合作社等方式,种植附加值高的花椒、水果等经济作物,一亩田的收益,可以上万,收入提高明显。但这只能是一小部分农民受益。要确保粮食安全,传统作物需要保有一定规模,让这部分坚守传统作物种植的农民长久的安贫乐道是不现实的。

要让最广大的农民群体受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不可少。从最早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到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频频出现在媒体报端的“土地变资源,农民变股民”“农旅结合乡村振兴”等等,是最好的诠释。农民不用被迫离开土地,但可以通过租金收入、打工收入、集体经济分红收入获得真正的丰收。(赖雪艳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