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破解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梗阻”问题的对策建议
2020-09-11 11:43来源:四川党建网
龙泉驿区委组织部

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要求,成都市龙泉驿区对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梗阻”问题表现及原因进行梳理,对防范和治理“中梗阻”提出建议举措。

一、“中梗阻”问题表现及原因

一是梗在“源头活水”,年轻干部储备不足。目前,进入机关干部队伍主要是通过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考,受空编数量所限以及全省全市面上平衡,招录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的实际需求。区县一级从国企、教育、科研等单位交流优秀年轻干部的渠道较窄,受职数、身份的限制,一些事业单位的优秀年轻干部无法进入到行政岗位。同时,基层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这些因素导致部分优秀年轻干部继续考录省市部门或者退出体制。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龄化”已成为基层普遍现象。以龙泉驿区为例,全区公务员平均年龄超过44.6岁,46岁及以上公务员占52%,35岁及以下仅占19%,区管干部平均年龄49.2岁,40岁及以下仅占11.8%。

二是梗在“激励政策”,正向激励效果不好。在激励政策的制定上,缺乏明确制度规定、操作细则,基层操作难度较大,为规避财经纪律,有的单位采取搞一刀切,政策落实效果不明显。在干部培训教育上,各类培训针对科级和处级干部较多,向专业技术干部、一般干部覆盖的班次较少,更多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学习等传统内容的学习,传帮带实践教学、压力疏导的课程安排较少。基层干部考核制度机制的针对性、实效性还需提升,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不及时,与相关激励机制的衔接还不够紧密,对于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保护激励措施还不够,存在干部考核上下一般粗、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

三是梗在“上升通道”,干部成长阻力较大。基层部门因行政领导职数、公务员职级职数、事业单位岗位受限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导致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天花板”现象依旧存在。部分基层单位干部在职务职级晋升上存在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或是求全责备现象,进一步加大干部成长阻力。比如,由于缺乏指导性、法规性文件,基层探索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采取了一定措施,但对于无明显过错不担当不作为干部仅仅是在职务上从重要岗位调整至一般岗位,职级“下”的干部主要集中在出现违纪等非下不可的情况,干部队伍优胜劣汰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又如,尽管职级并行政策缓解了公务员晋升空间有限的问题,但基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核定职级数限制出现“首套即超”现象。

四是梗在“担当本领”,干部自身素质不强。年轻干部相对缺乏系统理论学习和党内政治生活锻炼,缺乏关键岗位扎实历练经验,部分年轻干部个人担当作为动力不足,不愿担当作为、不敢担当作为,甚至认为“多干多错”,对干事创业热情不高。一些年轻干部个人不能自觉做到秉原则、守底线、有规矩,同时,组织部门对年轻干部“严管”“厚爱”落实不到位,不能把从严管党治吏与干部激励辩证统一起来,与部分年轻干部“不真交心”“不交真心”,帮助年轻干部端正心态、加快成长思想疏导不够。

二、“中梗阻”问题破解建议

破解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梗阻”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打好“选、育、用”组合拳,集中整治与持续治理相结合,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从根本上有效疏通“梗阻”,进而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和干事创业精气神。

(一)选好胚子,夯实“中梗阻”治理基础。一是树立鲜明导向。把是否对党忠诚作为挑选优秀年轻干部的首要标准,按照“五看”要求,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治上过硬的优秀年轻干部胚子纳入组织视野。二是拓宽选拔渠道。着眼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需要,省市下放部分招录权限,鼓励区县广开进贤之路,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聘任制,吸纳优秀年轻干部;统筹干部资源,利用好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这一有利条件,打破部门界限,消除身份障碍,在基层一线、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责任重、压力大的岗位上,挖掘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三是健全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优进拙退、动态管理和分级负责制度,定期调整、有进有出,分层次、分领域梯次培养年轻干部,及时补充优秀年轻干部并抓好跟踪培养工作。

(二)育好秧苗,设好“中梗阻”治理条件。一是抓好政治训练。组织优秀年轻干部脱产培训,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陶冶情操,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二是提高专业素养。围绕“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等主题,聘请高校教授、行业专家,有针对性的对青年干部开展业务培训,增强时代视野,提升专业技能。三是强化轮岗锻炼。通过“上挂下派”机制,以西部大开发、“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为契机,建立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常态机制。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国企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机制,为年轻干部交流创造更多渠道。

(三)用好良材,疏通“中梗阻”治理渠道。一是注重引领,推动担当。对新录用的年轻干部可配备“职业导师”,通过以老带新、抱团结对方式对新录用年轻干部一对一职业训练并及时提拔重用在工作前线、重大任务中有担当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良好局面。二是有为有位,导向激励。破除论资排辈和平衡照顾思想,盘活干部资源,及时提拔重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为其开辟展示才华、建功立业的快车道;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增强年轻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同时定期谈心谈话为年轻干部释疑解惑,加油鼓劲。三是精准考核、奖惩分明。改进年度干部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其与年轻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薪酬分配、问责追责、评先奖优等结合起来,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年轻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年轻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为敢抓敢管、愿为愿作的年轻干部撑腰鼓劲。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