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综合报道
全域支援 每一滴水都折射太阳的光辉
2020-09-10 15:25来源:成都《先锋》
记者 辛爱峰

丹巴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东大门,是川西旅游环线最神奇的地方,也曾是四川省“四大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这一片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与成华8年多来的对口支援、倾注心血是分不开的——

2012年,按照省委部署,成都市成华区对口支援丹巴工作启动。精准施策、全域支援,实事求是、抓住旅游,“让每一位丹巴人民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的愿景,正在一批批成华援藏人的努力下,在历史的跨越中变成现实。

全域结对,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选择援藏就是选择了奉献”,这是一批批对口支援丹巴的成华队员秉持的信念。特别是成华区在四川省创造性提出并率先实施“全域支援”新模式之后,活跃在美丽丹巴的一个个成华人用青春和汗水,一点点地改变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状况。

聂呷乡妖姑村贫困户袁帮子,经成华援藏队组织村里第一书记、农技员上门以“流动夜校”的方式进行了黄牛规范养殖培训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起了数十头的黄牛养殖产业。

太平桥乡纳粘村,村民房屋分散,轻壮劳力几乎全部外出务工,很多家庭只有老人、孩子在家,成华援藏队队员了解情况后,把“农民夜校”改在白天分区域分组授课,在帮助提升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同时注重老年人、儿童权益知识以及政策的普及,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巴旺乡地处高半山的部分村庄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耕地闲置半闲置状况显著,成华援藏队协助丹巴县相关部门在卡卡村选定试验田,在一百亩闲置耕地上种下了名贵中药材半夏和白芨,使全村人均增收1至2万元,种植面积很快就扩大到4000多亩,基地品种也由中药材扩展到优质水果、高效养殖等方面,惠及巴旺乡46个村寨近4500人……

全域支援模式启动以来,成华区在前期支援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统筹14个街道和管委会,106个部门、社区、学校、医院等单位分别与丹巴12个乡镇136个对口部门、村寨、学校、医院等单位签订结对支援协议。并且广泛发动成华区域内企业、商会、社团50个与丹巴县54个贫困村结对支援,形成全域“手牵手”的高能量支援网,更加注重民生救助,进一步将支援触角延伸到深度边远贫困地区,支援项目注重从贫困户实际需求出发,从贫困的根源处支援,“零距离”使贫困户一步步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为防止计划外对口支援流于形式,成华区还专门做出了“街道对口乡镇每年不得少于30万元投入”的硬性规定。这样的全面覆盖,让支援范围内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人员支援,都有具体的脱贫措施。

到目前为止,成华区已向丹巴县先后投入财政资金2.5亿元,派出的116位援藏干部,年龄从22岁到53岁,走遍了丹巴大山上所有的乡村,援建项目129个。8年支援,成华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时常有成都的孩子走进丹巴山里,丹巴山里的孩子来到成都,他们“一对一”结对,相互拓展视野,传递人间真情……随着丹巴旅游业的逐渐兴旺,这片被称为“美人谷”的地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美丽丹巴人的笑容也越来越美丽。

“网红”辈出,助力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丹巴莫斯卡土拨鼠走红网络,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经过蜿蜒曲折的公路,穿越一大片原始森林、河谷,来到海拔3900多米的莫斯卡村“打卡”——这个甘孜州丹巴县最边远的村落一跃成为声名远播、游客趋之若鹜的“网红”。

甲居镇环境优美,四季如春,相对高近千米的山坡上,层层叠叠的藏式楼房红黄白相间,掩映在优美的梯田与迷人的梨花树、柿子树、花椒树里。无论秋季还是春季,都是甲居藏寨最迷人的时候。在成华区的对口支援下,这里也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而在几年前,丹巴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质自然资源,但交通不畅一直是重大瓶颈,拥有绿水青山,却离金山银山还有不小的距离。

面对独具魅力的丹巴旅游资源却苦于交通不畅而不能完美绽放的情况,成华区整合各种资源助力,实现了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与川西旅游环线、大香格里拉环线、环九寨线路等4条生态文化旅游环线相连,带动聂呷等11个乡镇近5000余名群众致富增收;投入5850余万元修建甲居成华路和成华环线以及附属配套设施,为打造甲居旅游名片打下重要基础;“造血”携手丹巴做优全域旅游规划体系,助推丹巴融入川西北文化旅游经济带、藏羌彝文化走廊、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等,让绿水青山加速变为金山银山。

在“网红”带动经济发展的大潮下,成华区携手丹巴在成都电视台开设《寻美丹巴》专栏,与抖音、携程及网红、大V合作推介丹巴特色文旅活动100余次,从丹巴县优质旅游自然资源、特色亮点入手,充分运用新媒体等创新手段,实现流量到经济价值的转化,助力形成差异化的全域旅游布局,年均吸引境内外游客近100万人。在对口支援过程中,成华区打造出了以产业富民为支撑的“全域支援”升级版,探索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助推甘孜州丹巴县形成产业脱贫新路径,让丹巴“网红”辈出,助力擦亮“全省旅游强县”招牌。

旅游道路越走越畅通,相关区域的贫困户受益越来越多。甲居镇的宝生居酒店目前为7户贫困户提供岗位,每年收入3万余元,且每年在村内购置蔬菜瓜果、鸡牛猪肉食材等10万余元。

建卡贫困户格西拉姆在甲居藏寨经营“甲居人家曾阿热大叔”接待站,由于菜品单一,藏家乐收入平平,在成华区四方阁等知名餐饮企业的重点支援培训下,提升了烹饪技术和经营理念,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实现家庭成员勤劳增收,还吸纳4名当地贫困人员就业,建卡贫困户变身致富领头人。

通过宝生居的示范引领,甲居的民宿、酒店形成了一定规模,整体承载能力的提升为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基础。而格西拉姆的带动也让更多贫困户积极投身旅游产业,自立自强地巩固着脱贫成果。甲居镇人得益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联手,在旅游接待上已经得心应手。

贫困户变带头人,壮大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丹巴县半扇门乡藏族青年刘洪兵也是全域援藏模式下,部门对接打造“内生式”智力支援的典型。刘洪兵曾经是建卡贫困户,在成华区“一户培训一人,一人带动一家”就业支援活动中,经过培训导师指导,电焊技术不断提高,生意越来越好,经营门面也扩展到了4个,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还当选了村主任,带动身边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像刘洪兵一样,成华区已累计对丹巴贫困对象开展水电、旅游、餐饮、藏画等技能培训3540余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1850人次,其中564人获得国家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成华区“援藏队伍”正一步步地无限扩大着,而且扩大的是一支带不走的“援藏队伍”。

自2012年起,成华区已派出5批干部赴丹巴开展援藏工作,涉及交通、能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城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农房改造、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让当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当地培养出一支自我振兴的力量。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成华区先后派遣200余名农业、园艺、教育、卫生专家蹲点指导,统筹、商务、教育、卫计等20余个职能部门,与丹巴相关部门一一对应、结对支援,累计指导培训当地干部人才500余人次;安排丹巴县100名党政干部赴成华区挂职,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邀请丹巴县所有村(社区)书记、主任到成华开展全员培训,进一步提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以“传、帮、带”的形式进行支援。

从墨尔多神山到大渡河畔,从甲居藏寨到古老碉楼,丹巴这片古老的雪域热土发生的可喜变化,回应着成华区8年的倾心支援,丹巴县相关负责人感慨地介绍近几年来的脱贫成果,“2019年,丹巴农牧业增加值达4亿余元,GDP同比增长4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5%,综合贫困发生率从16.8%下降至0,全县累计减贫2245户8564人,5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2019年4月,丹巴县经省级验收达标后退出贫困县序列,丹巴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